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学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它能否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或进入高一级别的学习做好准备,成为有责任感的好公民;以此为基础,大学教育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教育质量有两个相互联系的衡量标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对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生的意见当然是重要的。
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一般也能判断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有多少收获。
但能仅以学生的意见为依据吗?
对于大学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政府和社会的意见当然是重要的。
政府知道它最需要哪些人才,企业知道它的员工需要哪些品质。
甚至学生的意见也很重要,他们对于哪些知识和品质在就业中是重要的也有自己的看法。
但能仅以他们的意见为依据吗?
对于大学教育,一般来说,政府和社会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希望大学培养的学生能直接为自己的目标服务。
学生的态度比较复杂,他们希望提高自己的素质,但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就业经常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所以,也有功利主义倾向,而且,我们都看到,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学生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在不断增加。
[2]
大学教育中功利主义并非洪水猛兽,反而是其对社会适切性的表现,但过分的功利主义,把所有非实用的东西全部砍掉,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自然与大学教育对质量的要求也不切合。
大学教育在充分考虑政府和社会的需要、学生的要求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教师和管理者的意见,后者的意见的价值,在于平衡来自政府、社会、学生的各种不同要求,尤其是要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基础,并考虑知识发展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严格要求,提高质量,是大学教育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图2-1)。
这符合大学的利益,也符合大学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其他所有单方面的利益和要求,都不高于这一原则。
图2-1大学教育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从这个角度理解大学教育“以人为本”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入歧途。
质量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原则,而提高质量要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是“以学生为本”
,而“以学生为本”
是“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
,并在其中体现社会要求和知识发展要求,而不是无选择地满足学生的要求,也不是无条件地关照学生的利益。
有一种“顾客理论”
,现在很流行,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大学是提供服务的企业,学生是购买服务的顾客。
这种理论在大学教育收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支持。
教育作为服务性产品是很普遍的,比如,汽车驾驶员学校提供的教育、烹饪学校提供的教育、甚至像“新东方”
为学员提供的教育,都纯粹是服务性产品,服务提供者是纯粹的企业。
但大学不是企业,教师不是知识贩子。
大学首先是一个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其次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
学术共同体有共同目标,有内部规则,其目标是提高共同体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其规则是学术标准和学术诚实,而提高这个共同体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符合大学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