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除以上三方面,其他一些方面,比如,责任感、正义感、环境保护意识等,也非常重要,需要学校教育给予充分关注。
国际视野对各行业领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这意味着它对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有不同的意义。
二、通识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通识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一般发展为直接目标,以培养现代社会优秀公民,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和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
我们不同意将通识教育只看作人文素质教育,它应包括更广泛的内容;通识教育是一种平民教育,我们反对将通识教育当作精英教育。
把通识教育当作精英教育,是有很深根源的。
通识教育与传统自由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在现代语境中,这两个词甚至可以互换。
我们已经揭示,无论从社会基础还是从思想基础来看,自由教育都是一种具有贵族主义、精英主义倾向的教育,现代社会仍然有人追随这种传统自然不足为奇。
其中,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学家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是著名的代表。
1959年6月6日,施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的大学学院“成人自由教育基本计划”
第十届毕业典礼上,发表题为“什么是自由教育”
的著名演讲。
[11]演讲中,他直言不讳,“自由教育是在民主的大众社会中建立一种贵族制的必要努力。
自由教育呼唤着大众民主中那些有耳能听[12]的成员,向他们呼唤人的卓越”
。
施特劳斯认为,现代民主“不是大众统治,而是大众文化”
。
他非常贬低大众文化,把大众文化说成“一种被没有任何智识和道德努力,并因此极为廉价的最平庸的能力所占据的文化”
。
所以,需要一种自由教育,来对抗大众文化。
“自由教育是大众文化的解毒剂,它针对的是大众文化的腐蚀性影响,及其固有的只生产‘没有精神的专家和没有心肝的纵欲者’的倾向”
。
“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
,即以文化培育高贵的心灵。
施特劳斯此处的“文化”
是特指的文化,而不是复数的文化,或多种文化中的随意一种。
事实上,他对现代复数文化概念相当不屑与蔑视,在他看来,这无疑是要承认文化是任何人类群体中存在的任何行为模式,“因此我们就不能不说存在着所谓‘郊区文化’或‘青少年文化’,无论这些人的行为是守法或违法。
换句话说,任何精神病院之外的人都可以称做有文化的人(aculturedhumanbeing)”
。
文化在今天的用法与它的原初意义相比,就像一个“由园子里的垃圾,由那些空的锡杯和威士忌酒瓶,由那些写满字的被随手扔在园中的废纸”
组成的花园,而所谓文化的“原初意义”
,就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
。
施特劳斯明确说:“我们一定不能期望自由教育会成为普遍教育,它将总是一小部分人的义务和特权。”
自由教育的目的自然也不是培养一般的公民,而是培养所谓“贤人”
(gentlema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