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设置问题[A].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99.
[6]同上.
[7]潘懋元.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A].黄宇智.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27.
[8]潘懋元.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A].黄宇智.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3.
[9]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1992)[A].黄宇智.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118.
[10]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9.
[1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0.
[12][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6.
[13]国内一所大学的海外资助者认为,现代社会中三种人最为重要:商人,为社会创造财富;法律工作者,制定和维护社会活动规则;传媒人士,影响社会舆论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果,学校的商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获得巨额资助,相反,文、理学院很难得到额外资助。
[14]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0(着重号是引者加的).
[15]ReportoftheTaskFeiotp:geion.fas.harvard.eduicbicb.do.
[16]http:yalecollege.yale.edudergraduate-curriculu
[17]甘阳,李猛.中国大学改革之道[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1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4.
[1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其实,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专业”
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program”
有显著不同。
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program”
是“按照其教学内容确定的,是为完成预先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一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
,一个“program”
的目标可以是“为进行更高级的学习做准备,为取得从事某种或数种职业所需要的资格,或者只是为增长知识及理解力”
。
小学教育是一个“program”
,中学教育也是一个“program”
,一所大学有不同的“program”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program”
,哈佛大学要求所有学生修读的一组写作课程叫“WritingProgram”
。
[20][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9.
[21][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48.
[22]同上,第182-183页.
[23]同上,第84页.
[24][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