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六节大学市场化带来的问题
banner"
>
尽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已经成为西方的官方经济学,但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改革却始终有大批的批评者。
批评者指责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改革采取市场管理消费者和劳动力的方式管理社会和人民,致使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漠视对弱者的保护,漠视社会公平和正义。
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改革计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将市场的逻辑和规则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适当性,从一开始就受到怀疑,并且一直没有停止过。
除了担心市场化会剥夺资质优良、勤奋努力但家庭贫困的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之外,还担心市场逻辑颠覆大学传统,削减大学的道德价值,泯灭大学的批判精神。
一些悲观主义者甚至预言,大学作为存在了近千年的机构,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消失。
[1]尽管这些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但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教育机会平等
毫无疑问,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并不是一般私人产品,就像在市场上的商品一样,只有付费的人才可以享有。
前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或许如此,但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更是一种公民权利,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为每一个公民提供适当的教育。
但在多数国家,国家、社会和家长必须提供给每一个儿童和青少年的义务教育,一般限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通常不在其列,因为高等教育相当昂贵,而且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和社会活动尚未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基本政治原则的要求。
所谓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是在高等教育不能满足所有人需要的时候,按照基于学生天赋和努力程度的学业成绩分配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能像在市场上拍卖一样,将这种机会给那些有能力和愿意出最高价格的人;高等教育可以收费,但要确保那些学业成绩优秀的人,不能因付不起学费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至少政府举办的高等教育应该如此,社会也期望非营利的私立高等教育能够如此。
在这里,人们看到了政治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冲突。
当面临这种冲突的时候,政府的责任是维护政治原则。
政治原则,而非市场原则,是政府行动的准则。
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是一个道德机构,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公平和正义,在维护市场正常运作的同时,解决市场带来的不公平,帮助在市场中失败的人。
就社会资源的分配而言,除了依靠市场(这是主要的)之外,国家还需要制定一些政策,保证贫困阶层的基本需求,比如,对富有者课以较高的税收,维护社会福利等。
这可以理解为,在市场分配社会资源之后,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第二次分配,第一次分配(应当)按照公平原则,而第二次分配则(应当)按照(有限度的)平等原则。
两次分配是不可以简化为一次分配的,政府不能期望在市场中同时实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因为两者分配的原则是冲突的,如果政府在市场中推行平等原则,必然会破坏市场的效率。
我们需要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有效率,但我们的社会不应是一个市场社会,一个理想的社会不仅需要效率,也需要符合基本的道德和政治原则。
因此,高等教育市场化绝不意味着以市场规则取代政治原则,不意味着在市场上兜售大学入学通知书,市场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分配。
在市场化背景下讨论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人们担心的是高等教育收费对受教育机会平等带来负面影响。
尽管高等教育市场化与收费没有必然的联系,高等教育市场化不意味着学费的增加,甚至市场化的高等教育并不必然收费,但是,无论是公众的心目中,还是学者的研究中,收费都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项内容,我们也赞成高等教育收费。
所以,我们面对的,是收费条件下,甚至收费不断增加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问题。
在公众看来,收费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的障碍。
一些研究支持了公众的看法。
有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收费条件下,学生财政成为影响学生选择高等学校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学生在决定报考哪一所高校、哪一个专业时,首先要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个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情况,及国家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资助情况。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收费较低、生活费用较低的学校(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学校、农林地质类学校、非重点学校)和能够减免学费、政府能提供较多经济帮助的专业(如师范专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