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很多条件养成了他们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南欧温暖的气候使他们不用像北欧人一样一年中很多时间躲在室内;民主制度和政治文化要求他们参与公共活动;奴隶和女人们的辛勤劳动支撑了男性公民的闲暇生活。
后一点显然非常重要。
试想,在生产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若没有大量奴隶(大约6万—8万人)以及他们的女人们从事生产和操持家务,这些男人如何能有如此多的闲暇参与公共政治活动,讨论哲学问题,欣赏艺术?雅典的自由教育是建立在严重的等级制度之上的,建立在奴隶和女人们的辛勤工作之上的,是只适合于少数人的教育。
罗马人继承了雅典人的自由学科,却抛弃了这些学科的自由精神。
他们把这些学科用于雄辩家的培养。
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说:“依我所见,除非他拥有各种重要的知识和全部的自由艺术(allliberalarts),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雄辩家。”
[6]所谓“全部自由艺术”
,主要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七艺”
。
而四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的学校,“七艺”
已被确定为主要课程。
五六世纪时,基督教神学教育引进了“七艺”
。
因为学习和领会《圣经》,须得有知识和理解力作基础,《圣经》是一部很深奥的经典,“七艺”
就是作为学习《圣经》的基础被引进基督教神学教育的。
事实上,“七艺”
之谓是六世纪时意大利一位修道院院长卡西奥多鲁斯(F.M.A.Cassiodorus)最早使用的。
《圣经》说:“智慧建造房屋,凿成七根柱子。”
(《圣经·旧约·箴言》)卡西奥多鲁斯将“七艺”
看作智慧的七根柱子,使其竟有了神学根据。
神学是“七艺”
的王冠,哲学及其他学科是神学的婢女。
在“七艺”
中,也渗透了神学内容,或者牵强附会地硬加上神学解释。
尽管《圣经》说:“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魂要以知识为美。”
(《旧约·箴言》第二章第十节)。
但《圣经》又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旧约·箴言》第九章第十节)“你要专心依赖耶和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旧约·箴言》第三章第五、六节)敬畏成为学习“自由艺术”
的基本态度,自由教育成为一种“虔敬教育”
。
欧洲文艺复兴在复兴古代文化的时候,人文主义教育家重新唤起了自由教育思想。
比如,意大利人文教育家韦杰里乌斯(P.P.Vergerrius)写过题为“论绅士风度和自由教育”
的专题论文,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DesideriusErasmus)也写过题为“论童蒙的自由教育”
的论文。
然而,他们赋予自由教育新的涵义,韦杰里乌斯说,所谓自由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教育;是一种能唤起、训练与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的最高才能的教育。”
[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关注的是个人身心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才能的提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