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编《高等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高等教育泛指全部高级中学后的专门教育。”
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高等教育是在受完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在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机关接受一年以上的专业教育的教育,一般入学年龄在18岁以上。”
二、大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20世纪50年代后强调大学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是我国大学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
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致成为“世界工厂”
,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然而,将大学教育仅仅当成专业教育,缺陷也是明显的。
大学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细分的专业教育把人培养成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甚至很不人道(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样)。
大学以专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生产、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而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丰富和良好的管理,还需要良好的公民素质,大学理应为提高公民素质做出贡献。
现在看来,大学教育当成专业教育,并未全面关注社会和学生发展,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大学教育目的和任务。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要促进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JamesBryantt)提出美国大学教育的三个目的,同样适用于中国大学:
第一是公民教育(eduforship),第二是良好生活的教育(edufoodlife),第三是职业教育(voaledu)。
第一个目的,在于实现美国传统的理想,以确保民主社会的发展。
第二个目的,在于培养未来民主的公民,使其过有效而满意的生活。
第三个目的,在于发现和教导各种各类的才能者,引导其进入适当的职业途径,以造成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10]
三个目的都很重要。
作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为学生提供职业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培养大批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为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服务;同时,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这是今天中国和世界各国大学生及其家长的要求。
政治民主化,建设公正、和谐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一样,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目标,也是每个公民的期望,大学同样需要服务于这个目标,大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民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要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大学还要关照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培养有修养的人,乐观和积极进取的人,能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人;通过对生命的反思,享受道德、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通过艺术欣赏和创造,享受有品位的生活。
三个方面有密切联系。
我们很认同“知识就是力量”
,很重视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认为这些方面的品质可以为他们服务的机构带来效率,可以为社会带来财富;但道德和价值观也同样是力量,员工的责任感、献身精神和合作精神对提高机构的效率很重要,对社会财富的增长同样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公民的爱国主义、团结合作、诚实守信、进取敬业、社会责任感等是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最重要部分之一。
公民的道德而有意义的生活,既是公正、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建设公正、和谐社会的途径。
大学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现上述三个目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两个基本任务。
科南特说:“大学的生命,要靠……基于自由艺术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来维持。”
[11]
从作为现代大学起源的中世纪大学开始,专业教育就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中世纪大学除了作为基础的文科之外,一般有神学、法学和医学3个专业,分别培养神职人员、法律工作者和医生。
在现代社会,随着各种社会职业的知识化和专门化,大学必须为各行业未来从业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提供帮助,大学专业教育愈发显得重要。
美国密歇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JamesJ.Duderstadt)说,“美国大学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某些专业性工作所需的高等教育。”
[12]事实上,现代大学发展,主要体现在专业学院和专业教育发展方面,除传统的法学和医学之外,商学、工程、教育、管理等应用专业在大学站稳脚跟。
许多大学专业学院规模庞大,并占有学校大量师资和财政资源。
[13]而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专业教育几乎是大学教育的全部任务。
通识教育(geion)是美国大学在继承欧洲传统自由教育(liberaledu)基础上的创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