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甚至认为,中国数学教育最好的时期就是60年代初和80年代拨乱反正时期。
那时没有“应试教育”
的祸害,师生都有远大理想,很少功利化。
学校的气氛是认真学习,课内课外的风气都很正。
那时的教学没有引进今天西方的建构主义那一套,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我们需要改进,需要新课程,但是不能否定过去。
岂不知,新课改对应试教育一筹莫展,却把应试教育的祸害归罪于传统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学一点教育史,确实很需要。
现在乱套了,否定一切,不符合历史。
2.学华老师的文章很好,特别是说“尝试教育的特点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觉得很对。
尝试,就像学游泳,下水试试,需要有人监护、帮助;好像过河,需要有人搀扶、牵手;因为是学生,所以才需要帮助。
不赞成的是那几步的模式。
第三步是学习课本,没有道理。
学习资源多得很,老师讲也可以,放幻灯也可以。
澳大利亚就没有统一课本。
尝试教学,主要在于出好尝试题,组织学生尝试,教师评点尝试,先做后说,还是要说的嘛!
尝试教学在尝试题和尝试练习题及其教学上发挥作用就不错了。
尝试教学不要泛化,意图推广成全能的唯一正确的模式。
事实上,能在“尝试”
上下功夫,突出特点就好。
以往的经验表明,凡是推出一种“全能”
教学模式,最后没有不失败的。
尝试教学以外的其他做法,如情境创设,活动教学,纠错练习……让教师去处理就是,不可包办一切,我以为。
(张奠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原国际教学教育研究会执行委员。
此文是张教授看了《人民教育》尝试教学专辑后,写给邱学华和余慧娟的邮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