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中国教师报:您什么时候开始搞“尝试教学法”
的?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邱学华:说来话长,我在农村当小学教师时,已经感到困惑,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得不到好的效果。
我是带着问题进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读书的。
我读了大量的中外教育专著,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虽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
毕业后,我留校当助教,在教育系教《小学算术教学法》。
我一边在大学教书,一边到师大附小搞教学实验,经过研究我发现毛病出在“先讲后练”
的教学模式上。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学生始终是被动的,这是教师辛辛苦苦却得不到好的效果的根本原因。
当时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毛病出在“先讲后练”
上,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把“先讲后练”
倒过来,改成“先练后讲”
,先让学生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讲解,这就是“尝试教学法”
的雏形。
“**”
后,教学改革的春天到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鼓舞下,1980年我在常州市劳动中路小学一个四年级班,正式开始系统教学实验。
两年后,实验结果令人振奋,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了。
在一次“三步应用题”
测试中,学生自学课本后立即做尝试题的正确率达88.2%,而普通班只有54%。
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班平均96.5分,而普通班只有80.6分。
在其他学校的实验班也取得了同样的教学效果。
实验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
原来的大胆已成为现实。
根据实验结果我写成论文:《“尝试教学法”
的实践和理论》在《福建教育》(1982年11月号)发表。
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
的新观点震动了大家。
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试验。
3.中国教师报:“尝试教学法”
又是怎样升华为“尝试教学理论”
的?
邱学华:我开始时只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试验,仅作为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