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
(一)校本培训,引领教师
重建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的思想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归纳出教师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恐败心理,生怕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失败,尤其是怕分数上不去,怕升学率上不去;二是守旧情结,有一部分教师经营传统的教学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有自己一套自认为是成熟的东西,而现在的课堂被学生的主体性颠覆了,很舍不得,对过去的那一套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结;三是畏难情绪,有的教师怕苦怕难,过去的那一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现在要改,觉得困难多多。
针对上述三种情况,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引领教师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尝试教学思想,国家需要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从大局出发。
二是引导教师看洋思、看杜郎口、看山东、看上海、看江浙、看全国课改趋势,引导教师充分认清形势,为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认识参加课改的紧迫性、必要性。
三是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研”
模式的可操作性。
“先学后研”
模式,它不需要教师有多美的语言、技巧,也不需要教师有多么高的教学艺术。
也就是说,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看重的不是教师的语言及其教学艺术,而看重的是学生主体性活动,即学生的预习、小组合作、学生的讨论、交流、推理、争辩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激励和生成技巧。
从这个意义上说,“先学后研”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大显身手,便于教师操控。
四是引导教师认识“先学后研·三段六式”
的有效性。
通过赛课形式互相观摩和组织教师对比反思,认识新模式的有效性。
通过比较,使教师们清楚地看到,学生在新的模式中,不仅学科知识会得到主动建构,而且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发展。
正是通过校本培训,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有了清楚的、清醒的认识,从而能以积极的姿态投身重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之中。
(二)整体实施,纵横推进
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在一个班或者某一学科进行,还是在全校整体推进?我们选择了后者,其理由是:
(1)有利于营造学校改革大环境、大氛围;
(2)有利于全体教师共同培训、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3)有利于学校统一管理、统一指挥;
(4)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率。
我们认为:在全校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单一的教学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学校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子系统,多个部门的整体配合、相互协作,如组织系统、实施系统、培训系统、研究系统、评价系统、考核系统、服务系统,还有家庭这一层面的配合。
既然是一项整体的工程,那么,就必须用整体的思路和方法去实施这一工程。
(三)制度控制,强势推进
如前所述,我校构建、推行的“先学后研”
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授受”
教学模式的颠覆,可以说,它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
在改革面前,有的教师接受很快,投入也很快;而有的教师则无动于衷。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协调一致,学校借由制度控制加以强势推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