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素质教育背景下“先学后研”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banner"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罗楚春
伴随着全国课程改革的步伐,伴随着深圳南山教育向现代化进军的号角,2009年年初,我校开始重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两年来,我们在邱学华先生的尝试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执着地探索中建构起具有我校鲜明个性特色的“先学后研”
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研”
课堂教学模式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贯彻“以人为本”
的思想为核心,以凸显“以学生为中心”
为基本特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四个学会,一个讲求”
,即“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学会自律,讲求效率”
为目标,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学校教育追问引出的话题——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1983年,笔者加入华中师范大学旷习模教授主持的中小学整体结构改革实验(整体改革其核心是强调整合教育的各个要素,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1995年,针对教育中存在的压抑学生主体性的弊端,笔者在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小学主持主体教育实验。
主体教育就是尊重、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置学生于主体地位,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000年5月,我们又率先在全国开展课程教学实验。
2003年9月,南山区教育局决定将松坪小学与松坪中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的松坪学校,针对学校教育中严重无视学生生命存在的状态的现象,我们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办学思想,旨在促进学生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协调、健康的发展。
反观以上对素质教育的求索历程,我们自认为是素质教育的忠实执行者、探索者、坚守者。
然而,回顾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不禁发出这样的追问:课堂教学的问题解决了吗?
很遗憾,我们在对以往教育的自省与反思中发现:课堂教学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我们的每一次改革的探索,每一次课题的研究,虽然都把课堂教学当作其中的核心变量进行研究,但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长期以来我们所期待的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仍然迟迟不能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活力总是得不到释放,课堂的面目依然是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感到迷茫,我们一直在思考。
我们从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典型的成功经验了解到,这些学校之所以有所突破,都是源于邱学华先生所创导的“先练后讲,先学后练”
的尝试教学思想。
因此,我们千方百计寻找邱学华先生来我校讲学。
邱学华讲学,说理透彻,通俗易懂。
他说: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已经喊了几十年了,为什么还是“主”
不起来,毛病就出在“先讲后练、先教后学”
的传统教学模式。
设想一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把学生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他们怎样能主动呢?根本的办法应该把“先讲后练,先教后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