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反思性:就是通过自练、组练、导练等训练形式,促进个人的反思,小组的反思,班级的反思,找到各自的差距,找出新的问题,找出努力的方向,从而促进个人、小组、班级的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从三环节各个特征的分析可见,“尝试”
二字贯穿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法的各个环节。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法与“尝试教学法”
密切相关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法是洋思中学主创的课堂教学法,“尝试教学法”
则是以邱学华先生组织与主持的教学法,两种教学法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著名教育思想——“尝试”
思想,应该说,“尝试”
思想是指导和引领两种教学法不断实践、走向成功的根本思想,可以说,两种教学法都是“因尝试而成功”
“因成功而不断深入尝试”
“因不断深入尝试而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
1.两者的实践过程都是艰巨而坎坷的,实践成果都是喜人而巨大的
历史上似乎任何一种成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长起来的,这两种教学改革的成功也应验了这种规律。
尝试教学法从1960年开始酝酿,1980年开始正式启动实验研究,距离现在已经接近50年,时间可谓长矣;它先后经历了酝酿阶段、初试阶段、挫折阶段、发展阶段、提高阶段、创新阶段等六大阶段,过程可谓复杂矣;从1985年第一届尝试教学法常州市召开研讨会算起,至今,已经在全国十三个地方十四届研讨会,两年一届,一次不落,范围可谓广矣,次数可谓多矣。
而江苏洋思教学模式也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学校刚刚创办两年后的1982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学校几近撤并背景下进行课改的,算来也有了26年,时间也算不上短;这种改革,不是从“先学”
开始进行改革的,而是从“当堂训练”
开始的,由于“史无前例”
,因此遭致很多教师的“不解”
与“炮轰”
,但为了学校的生存,这种改革最终在两种斗争中进行下来了;在“当堂训练”
取得成效之时,学校又提出少讲的要求,于是不断地发展,终于于1994年完全诞生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的模式;但此模式还是浅层次的,于是又进行了11年农村阶段的实践与提升,尤其是新课改之后,模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洋思进城了,农村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不能在城里通行运用呢?这是摆在洋思人面前的又一个问题,洋思人又在探索、实践,用可信的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发展了其思想,使之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2.两者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哲学论的基础上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础观点。
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标准是实践,认识的动力是实践,认识的目的也是实践。
两种教学法都充分体现了实践论的观点。
大而言之,这两种教学法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小而言之,两种教学法的几个环节之间也是先实践后认识,边实践边认识,实践第一:尝试教学法之“先试后导”
中“先试”
、“先练后讲”
中“先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