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引导探索学习,在西方的课堂被广泛使用。
老师和学生协商探索的着重点,在这里是桥梁设计。
对于探索的需求已经有老师预先预定了并从科技课程中的教程中,而不是课本中,提取出来。
课程设计是这样的:
1.最初老师会解释一下该单元目的是探索设计桥梁的原理,并要求他们提出重点。
一旦桥梁设计被提出后,老师就必须抵抗住告诉学生任何应该知道的东西的冲动。
2.学生们合作起来列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理想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最坚固的建筑方式是什么,长度和支撑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设计元素是最重要的,等等。
3.老师设定任务,例如在30~40分钟内使用吸管、胶带、牙签盒、土豆等建立起一座桥,跨度1米,并能在中心支撑1公斤的重量。
4.学生们分享想法,4~5个人一组开始建桥。
老师不提出任何线索或建议。
他或她的角色被限制,只能问学生问题,例如: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
5.整组装配好桥以后进行测试,学生轮流把1公斤重量放在桥的中心。
6.有些桥成功了,而有些倒塌了(尝试错误与成功共存)。
7.学生们就幸存的桥和失败的桥的设计元素进行讨论,并做一个关于保证桥梁安全需要什么的命题。
8.学生通过从图书馆、互联网,也许工程师或建筑公司的人员那里搜索桥梁建筑设计的信息来检查他们的命题。
9.学生回到最初他们提出的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10.学生会有不同记录方式,学生用这些方式记录下所研究的项目。
接下来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搜集到的桥梁,它的历史,什么时候建造的,谁建造的……把他们的发现列在电子表格上,综合起来写出一个关于桥梁设计的发现的汇总。
我要强调一下,首先这种方法被叫做引导性探索,不仅仅是“探索”
。
老师的角色很明确,老师是引导。
这个并不仅仅是个有趣的练习,而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的,该教育者担负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责任。
你必须注意到搜索信息在活动后期进入。
这跟尝试学习方式有区别。
他这么做是因为老师想获得学生的能力,在未受教科书所说的“正确”
答案的影响下,学生能在练习中测试新的知识。
想要使这个题目成功,学生需要学习过一些设计原理。
他们可能永远不会被要求建一座桥,但他们可能需要判断出一些东西是否有创意,安全,审美上有吸引力,功能如何,使用寿命长短,与环境是否融合等。
老师指导确保以上的每个方面都能在学生的讨论中被提到。
所以,说学生的尝试(无论成功或失败)或者探索方式自身,是在浪费时间,是在盲目探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这个建桥的案例是个很有力的证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