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看来,这位老人确实可笑,但是,在我们学校里,也确实有这样的印第安老人式的教师,他们不知学生有“内能”
(“内存”
),可以去激活他们,而偏要用教师的能量去硬性拖着学生走。
我们还可以从中国的武术智慧中得到启发,功夫精深的武术高手,常把打斗对象的力量看做自己的资源。
对手冲过来的时候,他并不正面硬拼,而是顺势轻轻一拨,就把对手放倒了。
这比那些与对手拼命对冲的人,不仅境界要高,而且省力又省时。
这时,我想起了中国武术明星李小龙,原来我以为他只是一个会舞拳弄棒的明星,看了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后对他刮目相看,才知道他原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的高才生,他用中国古典哲学研究武术,练习武术。
摒弃不实用的三招五式的套路,把别人进攻的力量为我所用。
他能够把“中国功夫”
推向世界,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难道我们不能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并使之走向世界吗!
3.儿童喜欢尝试是人的本性
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是孩子的本性。
俗话说“周半儿,摸坛摸罐”
,婴儿出生不久,听到声音,眼睛就会朝向那里,这就是开始试探了。
幼儿喜欢爬行,喜欢到处行走,进一步开始试探这个世界。
有人认为育儿有两件事是最成功的,一件是学会说话,一件是学会走路。
按理说,学会这两件事是十分困难的,可是家长并没有刻意去教,是孩子在尝试中学会的。
当孩子能站立的时候,最笨的妈妈也知道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试着走。
永远抱在妈妈怀里的孩子,是学不会走路的。
教师应该从这里得到启示,为什么我们连最笨的妈妈都不如,抱着孩子不放呢?
尝试是人的本性。
因此,尝试是学生的权利,好像游戏是孩子的权利一样,教师应该保护和尊重孩子进行尝试的权利。
六、从有模到无模,此时无模胜有模
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
我主张,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模式,适用于一般情况,然后再灵活运用。
没有基本,哪来灵活。
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而有各种变式,形成一个教学模式体系。
我的导师,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教授在生前看了我的《尝试教学法》书稿后,特别欣赏我这个观点,他在为该书题词中指出:“它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实践的方法又简便易行,几乎每个小学教师都能掌握,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它既有一个大致的模式,但又反对机械搬用,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应用。”
我把尝试教学模式分成三类:
第一类:基本模式(适用于一般情况的常用模式)
第二类:灵活模式(灵活应用基本模式的变式)
第三类:整合模式(把尝试教学思想与其他教学思想整合起来的模式)
由上可见,尝试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不是单一的,它已经建立起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
这样就给教师选择和创新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可以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但万变不离其宗,“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先学后教”
的基本精神不能变。
第一类基本模式:一般分为七步进行
1.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辅路架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