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级教研组织既为规模庞大的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平台和资源,同时,也的确在教师的职业成长过程中埋下了隐患。
与世界上万事万物相比,人是最为复杂的,依靠全面扎实的集中教研,依靠周密严谨的备课组教案,虽然不能直接得到优质的课,但保证基本合格却是比较容易的。
一位从普通教师做到相当级别的行政领导(ZW,2008)曾经这样说:“教研室的作用在于保证了基础教育的基本水平。
对于师资力量比较弱的学校,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教师,教研室的作用特别突出。
甚至于,一些教师在教研室的作用面前,是可以偷懒的,因为各种教研活动经常极为细致,教师甚至可以自己不用备课了。”
当教研室、备课组陶醉于自己的殚精竭虑时,懒惰些的教师、得过且过的教师,便可以耍耍滑头,“蒙混过关”
了。
最后,可能淡化甚至湮没教师个体的责任与努力。
正如社会学所说:“科层理性与科技的高度发展并不等于个体或社会知性的高度发展。”
[4]教研组织全学科、全年级地覆盖了中小学教学,却无法替代教师个体的劳动,教研可以提供相当水准的教学方案,但其能否有效,效果高低,还要取决于教师个人事前和事后的投入,离开每个教师身体力行,即使好的教研活动也不能够直接转化为理想的教学。
而现实中教研系统的强势,有可能冲淡了人们对于教师个体责任及相关努力的注意,在极端的情况下,则会产生教研活动可以包打天下的倾向。
事实上,如果在孜孜以求教研活动水平的同时,不能有效地驱动教师个体,那么所谓“保证质量”
、所谓“提高水平”
,终将成为空话。
以上弊病,事实上一直在不同范围内和不同程度上存在于实践领域,是需要各级教研组织严肃思考、认真对待的。
不过,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1][美]米尔斯(C.WrightMills)著.张君玫,刘矜佑翻译.社会学的想象[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228.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49.
[4][美]米尔斯(C.WrightMills)著.张君玫,刘矜佑翻译.社会学的想象[M].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22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