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下乡送教研。
县级教研室的教研员经常要深入到分布在乡村各地的中小学,在学校中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是最为经常的。
分层教研。
由于全员培训困难,县级教研室经常采用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分层次教研。
比较重要的教研活动,按照比例向学校分配名额。
学校则派教师代表参加,之后再由教师代表组织有关学科、年级的教师开展活动,或者转达有关内容。
建立次级教研网络。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了新的做法,即教研室将本县所辖区域按照乡镇所处位置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立次级、小型的教研组织,教研员轮流到这些小型组织去开展教研活动。
(参见第二章第二节)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总校长,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刘永宽向我介绍了他们那里的情况:
“我们县的教研室,各个学科的教研员配备还是基本齐全的,每个学科都有一个专职教研员,但兼职教研员就比较多。
全县范围的活动每个学期会有几次。
但县里分不同区域有一些基层的教研组织。
我们在县城的城关镇,镇里面有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共七八所小学,这些学校有一个教研组织。
我是集团的总校长,还有一个副校长,这个副校长就专门负责集团内部的教研活动。
大概每两周活动一次,内容呢,基本按照教学进度开展,题目啊,内容啊,都由副校长最后确定,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有。
比如由某个教师主讲某课的内容,然后大家讨论,也会请一些名师来做讲座,或者请县里面的教研员来讲专题。
当然,在这个组织里面,我们也会组织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
除了我们自己组织的活动之外,县教研员开展活动,也会利用我们这个组织。”
2008年暑期,汶川大地震之后,重灾区彭州一位小学教师对来访者说:
“我们这里离县城比较远,教研员来的次数不是太多,平时我们就是附近几所学校自己搞点活动。
学校规模小,没有什么集体备课,几个学校的教师凑到一起,就可以商量了。
学校对这种活动很支持,虽然教师编制紧张,每个老师一天好几节课,可学校还是尽可能调课,让我们去参加。
如果是县里的活动,当然就更得保证了。
现在当然大家忙的都是救灾的事情,等到开学后,希望这样的教研活动能够快些恢复。”
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学校所在地比城市分散得多,难以像城市那样开展集中的教研,通过划分“片区”
,形成教研网络,显然更加适合农村地区的需求。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教师们对于教研活动的需求是一样的。
在北京市某区的一次教研活动间隙,我询问身边的一位教师,得知他来自这个区最远处的一所农村学校。
问:这么远,每次都来吗?
答:当然,基本上每次都来。
问:所有教师都来吗?可以不来吗?
答:不来?很少吧,除非实在有事情。
多数情况下老师都会来,至少每个年级都会有几个老师来,这样回去可以转达给没来的人。
问:你们学校那么远,这样跑很辛苦啊。
答:还好,学校对教研活动很重视,现在差不多每次都派车送老师来。
问:那么多学科,差不多每天都有不同科目的老师要参加教研活动,学校都会派车吗?
答:当然,学校都会派车,一视同仁嘛。
三、农村地区的教研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