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聊天室中其他人发送的图片,想要保存,只需点击保存至成长档案,如图3-41所示。
图3-41成长档案
6.快速评价模板
课堂上有些孩子表现得很积极,老师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有些孩子上课迟到或者缺席,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进行考勤记录。
如果是课后评论,可以通过电脑端针对具体课堂对学生进行个性评价,如图3-42所示。
图3-42快速评价模板
7.电子接送卡
家长凭电子接送卡进出校门,门卫通过电子接送卡便可识别家长。
(三)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优质资源的教学应用是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要吸纳学校内部和外部、区域内部和外部、国内和国外、教育界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优质数字资源,特别要考虑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区等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充分利用其中的优质资源。
学校构建校本特色教学资源时,需要从资源建设趋势、资源类别和资源建设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规定。
1.资源建设趋势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随着教育需求的改变与技术的进步,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从“集中建设”
向“群建共享”
转变。
传统的由资源提供商或教育机构集中批量生产的、结构封闭的数字教育资源,缺乏针对性,应用效果较差,无法改动。
Web2.0理念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促使由多机构、多用户协同参与编辑的“群建共享”
模式成为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
该模式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实现大量优质、内容开放的数字教育资源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
(2)从支持“以教为主”
向“学教并重”
转变。
随着教育理念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资源内容的设计开发要从原来的“以教为主”
转向“学教并重”
,即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
(3)从“预设性资源”
向“生成性资源”
转变。
学习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是当前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
学习是动态发展的过程,预设性的资源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而难以满足学习者各种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学习者在使用资源、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生成性信息,如批注、评论、作业等,而这些生成性资源对于后续学习者的学习和课程资源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2.资源类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