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Ms.Good问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怎么能知道植物的生长或死亡是由于我们做的事而引起的呢?是否有其他的因素会改变植物的生长呢?我们怎么样控制这些因素呢?你怎么能确定植物受到的处理是同样的?你如何记录和展示你的结果给别人?学生们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用健康的植物;植物得到同样的阳光;植物生长在等量的土壤中;植物必须是同等大小;植物得到同样量的**;必须测量用了多少**并记录下来;植物之间应该靠的近;转动植物使它们受光均匀;每天观察植物并记录所看到的;记录植物的叶子数量;在开始和结束时用数码相机照相;给植物标记以免搞混。
Ms.Good把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记在黑板上并加以讨论。
3.材料和实验
五棵健壮的锦紫苏植物(同种,大小同等);尺子;栽培土;五个一次性塑料容器(500毫升一个),分别装盐水、牛奶、苏打水、水和肥料。
学生们决定用汤勺每天早晨给每棵植物浇15毫升(两勺)**,在周五浇30毫升(4勺),因为周六、周日不上学。
通过抽签决定每组使用什么**。
每组讨论并预测自己的实验结果,把预测记在小纸片上并贴在实验盆上。
所有植物放在同一个窗台上以接受同量光线。
4.收集数据
每组每个人每天都测量植物的高度,包括起始高度,并记录在由Ms.Good根据学生的主意设计的表格中,每个学生都要保留一份数据。
除用“健康、快死了或已死”
来描述植物的总体状况外,还要记录叶子颜色、大小等。
学生们还给植物拍照,并标记是哪种**、哪一天的观察。
5.结果和解释
实验的第三天,浇盐水的植物已死,浇牛奶的植物在第六天时快死了。
一周后,浇苏打水的植物快死了,而浇水和肥料水的植物继续生长,植物分别高1.25厘米和2.5厘米。
因此,学生们得出结论:当用水或含有肥料的水以外的**浇灌时,植物将不能生长。
分析数据后,全班讨论了可能的原因。
自来水组认为:他们的植物能生存是因为植物获得了基本的条件:阳光和水分。
肥料组认为:他们的植物生长良好是因为植物不仅获得了基本的条件,而且从肥料中得到了额外的营养。
牛奶组得出结论:植物不像人一样,需要牛奶才能生长健壮。
Ms.Good解释:苏打水可能含有会伤害植物的物质。
然后,她和学生们又讨论了怎样进一步用更多的植物和**做实验以验证获得的结果。
6.交流和评价
每组制作了一块展板,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包括数码照片和图表,不要求做书面报告,但要求每组作口头报告。
Ms.Good用打分表评估展板和口头报告,小组成员用打分表对本组的合作能力进行打分,学生们有关研究的记事日记也是评价的依据。
最后,学生们决定继续照看存活下来的植物,他们想要测试一个新的预测——浇肥料水的植物以后仍然会比浇自来水的生长好。
这个案例包含了探究式学习完整的探究过程:确认问题(形成一些意识)—准备陈述研究目标(提出试验性假设)—收集资料(收集证据;进行实验;调查样本)—解释资料(通过资料支持做出有意义陈述;试验假设)—发展暂时性的结论(建立关系或典范;列举规则)—复制(获得新资料;修正原来的结论)。
在这个案例中,探究过程被细化为相对应的过程:探究问题的形成—设计实验—材料和实验—收集数据—结果和解释—交流和评价六个阶段。
案例来源:王平,《探究学习的开展——认识生物及非生物》,360个人图书馆,http:∥.360dot11072922153944_136632415.shtm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