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互联网+”
教育的内涵
banner"
>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走向。
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愈加激烈。
“互联网+”
不是算术运算,简单地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与教育加在一起,而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的共融互通,从而支撑教育和教学的变革,服务学生的发展,促进常规教育教学的改变和超越。
拓展阅读
教育的本质及公理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类具备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素质”
。
基于“教育的本质”
可以拆解出教育的目标:
(1)使人类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包括常识、表达、逻辑、交际、鉴赏等。
(2)培养人类参与社会生产的基本素质,即专业技能,如设计、编程、烹饪、制造、管理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参与的生产活动逐渐减少,参与时间也越来越短,教育将更关注并主要作用于促进人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是能从事生产活动,因此教育的作用更体现在“提升人的境界”
上。
与教育本质配套的两条教育公理是:教育是终身的;人类有免于愚昧的自由,人人都要且能免费获得必要的基础教育。
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中技术的应用和融合都需要服务于教育的本质,并依据教育的公理来作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也是如此。
“互联网+”
教育要从使人们具备知识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和从事生产工作的基本素质出发,为人们提供优质、开放、公平、均衡和可行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形式。
在这样的前提下,“互联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