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二、认知发展评价的实施
banner"
>
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认知发展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等方面进行。
(一)认知水平的评价
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认知水平的评价可以通过心理学上专用的测量量表来进行。
由于测量量表的应用需要授权或由专业人士分析解读数据,较难在日常教学中伴随着教学的进行而开展,因此一线教学中常采用的办法是通过日常学习中的行为、练习题、测试题与认识、识别、判断、分析等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上学生的表现来判定,即伴随常规的练习和测试来进行评价。
当然在认知水平评价的测试和练习中,重点已不是成绩、对错率和排序等常规学业评价的参数和指标,而是了解每一位学生认识水平、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的具体发展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问答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路和语言表达方式,利用技术手段对具体答案、思路和表达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可从中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而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得到多少分,有多少人的回答完全与答案相同等则不是认知水平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认知风格的评价
认知风格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由于学生在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习惯采用的方式往往是自认为最合适的策略,因而认知风格与认知策略常常是紧密相关的。
认知风格与智力无关或相关不显著(Riding&Pears&Agrell,1997),大多是自幼所养成的在知觉、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认知风格是认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是一个过程变量而非内容变量,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并且具有两极性和价值中性等特点。
认知风格种类繁多,如场依存和场独立、冲动型和反省型、内倾和外倾、整体性和系列性。
1.场依存和场独立
知觉信息不仅来自外部环境,而且也来自身体内部。
事实上,知觉过程始终表示一种身体内部过程与外界信息输入之间微妙的平衡。
这种平衡的性质决定了认知风格的一个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Witkin)为探索这种认知现象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威特金在为美国空军服务时,对飞行员根据什么线索来确定自己是否坐直的问题感兴趣。
知道自己身体是坐直的还是倾斜的,这对飞行员在雾天或黑夜飞行来说非常重要。
为此,他设计了一种可以倾斜的房间,让被试坐在一张椅子上,椅子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与房间同向或逆向倾斜。
当房间倾斜后,要求被试转动把手使椅子转到事实上垂直的位置。
结果发现,有些被试在离垂直差35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完全是坐直的;而有些人则能在椅子与倾斜的房间看上去角度明显不正的情况下,使椅子非常接近于垂直状态。
威特金由此得出结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他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
前者是“外部定向者”
;后者是“内部定向者”
。
这种个别差异,是个体在周围视觉场中看到的东西,与他身体内部感觉到的东西产生冲突的结果。
实际上,被试只要闭上眼睛,这种冲突就会消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