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二、“互联网+”
教育的特点
banner"
>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再加上“免费使用”
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犹如一场海啸,席卷整个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
“互联网+”
教育模式下的人机交互、数据服务、云计算支持等不仅为教育革新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方式,并且对原有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围绕着教育的本质,“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扁平化的知识,丰富的教育项目,让人们可按需随时随地地学习
“互联网+”
教育为人们的专业领域、主题学习或问题解决等提供灵活和优质的学习资源,学习者不再受学校、年级和考试等的束缚,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学习内容开展学习,并可随时进入和离开。
当然,教育和学习可以有一条推荐的主线,但学习者具有决定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按需学习,因此人们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
案例:网易云课堂中的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
图1-2计算机专业的网络课程
图1-2显示的是网易云课堂中的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虽然用归并在各年级之下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但是这只用于告诉学习者,此课程在常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置情况,学习者对课程的选学并不受此限制。
学习者可按兴趣或需要选取任何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当然如果学习者按照自订的计划将所设置的每门课程学完,也会获得相应的证书和学分。
同样,网易云课堂中开设的技能培训课程也是以扁平结构的形式提供的,如图1-3中以“移动开发”
为主题围绕移动开发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设置了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学习没有先后的限定,没有对学习者基本技能的要求,没有对选学的考核和评测,完全由学习者按需选学。
图1-3培训类网络课程
(二)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的开放,促进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的变革
传统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进程等都由教育部门和院校决定,课程体系及内容高度结构化。
“互联网+”
时代,在网络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的支持下,不仅产生了基于网络的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互联网的支持下,除了可进行必修课程和内容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大学除了利用网络中的开放课程及资源外,还通过网络开放自己已有的课程,让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其课程,充分体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互联网精神。
互联网上大量开放的优秀教学资源,使得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更新迅速。
适合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前沿知识及时地运用于课堂当中,教学不再拘泥于课本中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灵活度和自主性,还可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习生动形象,更有广度和深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