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国内资料表明,过度依赖在儿童群体中占到21%左右,女孩多见,甚至可持续到成年期。
儿童过度依赖的产生主要是父母过度照料、过度关注所致。
儿童的生活起居,所有的活动和生活均由父母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的习惯,一旦离开父母便不知所措;过度关注和照料的父母本身可能存在养育焦虑,往往忐忑不安地关注着孩子,父母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其变得敏感和依赖。
另外,情感或心理忽略也可导致儿童过度依赖。
当婴幼儿正常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满足,或父母养育情感投入不足(如无时间关照或母亲情感抑郁),或简单粗暴地拒绝儿童等,都可能使儿童正常的依赖向独立发展受到影响,结果是儿童产生过度寻求依赖的行为,或表现过分纠缠父母。
1~3岁是儿童产生过度依赖的高发年龄段,此期父母若对儿童的依赖过于冷漠、苛刻或忽略,则易形成所谓的早期情感剥夺,继而使儿童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过度依赖的儿童常表现喜欢与父母身体接触,经常让父母抱着,或紧紧依偎在母亲身旁,不肯自己去玩或找小朋友一起玩。
去幼儿园或学校时纠缠父母而不愿离开。
凡事必须由父母代替包办,做事一定要大人陪伴,年龄稍大也不能独立完成该做或自己能做的事情。
青春期后可能性格内向、怯懦,行为拘谨而缺乏自信,做事自己拿不定主意,相信他人胜过相信自己。
教育矫治方面,首先父母应端正养育态度,不应把儿童视为被动无能的个体,不应事事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除满足儿童必要的情感需求外,还应给予他们充分探究周边事物的机会,并让儿童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
可以让2岁以后的孩子尝试照料自己,父母主要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技巧上的帮助。
对过度依赖的孩子,先让他从简单易行的事情做起,一旦完成则及时给予言语、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与强化,逐渐消除其过度依赖行为。
对待依赖性过强的幼儿,幼儿园老师亦可参考上述方法。
拓展延伸
“老爸”
的快乐与烦恼
笔者在踏入幼教事业之初遇到了一个过度依赖的孩子,本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该幼儿的家庭情况对该幼儿过度依赖的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案例
第一天:
这一天我白捡了个“儿子”
:早晨我负责辅助班主任迎接孩子,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走了之后,老师们都忙着安抚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小男孩就缠上了我。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意识到,就是很自然地安抚着哭的孩子,直到带孩子去散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男孩一直牵着我的手,玩游戏的时候也不肯跟着其他孩子,只要我一放手,他立刻就喊“爸爸,你干啥?”
自此我开始意识到我做“爸爸”
了!
不仅仅是活动、游戏的时候必须我在他的身边,吃饭也要拉着我在他边上,还不让我去吃饭,我一有走的意向,他就喊“爸爸,你干啥?”
可是不行啊,我饿啊,所以中途跑了,可是谁知,这“乖儿子”
跑员工食堂找我来了!
在午睡时间,“儿子”
也不让我离开,我一动就听见“爸爸,爸爸,你干啥?”
我说我喝口水,他说:“带上宝宝一起!”
没辙了。
我蹲在“儿子”
旁边的时候,他很乖,不哭不闹,还时不时地跟我说上几句悄悄话,聊着聊着他慢慢睡着了,我就打算出去一下,走之前跟其他老师聊了下,忽然“乖儿子”
一骨碌爬了起来,“爸爸,爸爸,你在哪?”
哭了。
第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