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必须明确描述哪些资料是事实资料,哪些资料是有关的证据,哪些是价值判断和推论。
区分“事实”
与“意见”
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①根据研究者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对“事实”
资料和“意见”
资料进行主观的定性判断。
②通过“这是真的么?”
“还有别的证据么?”
等提问帮助研究者澄清叙述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③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式推断哪些是“事实”
,哪些是“意见”
。
④对于不同来源或不同方式得来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看是否具有一致性,从而判断资料的真实与否。
3.确定个案研究结果的应用程度
教育实践工作者在阅读个案研究时,关注的重点往往是研究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应用到自己所在环境中去,也就是说关注个案研究的可应用程度。
确定个案研究结果的应用程度的方法之一是看个案的抽样策略。
通常认为,如果研究者选择了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个案,那么其研究结果被认为可以应用到其他类似的个案中去。
如果研究者研究的是多个个案,那么不同案例之间的研究结果若是一致的,就证明该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其他情况和个体身上。
必须以以下19个问题[5]作为个案研究评价的准则。
(1)是否界定说明了研究问题以及个案的基本情况?
(2)个案记录是否简洁明确?
(3)是否遗漏或忽略了个案的重要信息?
(4)是否用多种手段或途径来收集个案的资料?
(5)对个案资料数据的来源是否加以详细说明?
(6)对个案特殊行为是否详细加以描述?
(7)是否提供个案家庭背景资料的情况说明?
(8)所获资料是否确实可靠?
(9)是否说明个案行为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经历?
(10)诊断是否有充分的依据?
(11)对行为的判断是否运用测验或推论?
(12)是否考虑到个案作弊的可能性?
(13)是否注意到个案的行为动机?
(14)对个案的矫治是否考虑到伦理问题?
(15)对未来的矫治计划是否作了充分考虑?
(16)是否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矫正辅导的措施、方法和过程?
(17)是否准确解释矫正辅导的效果?
(18)个案报告的撰写格式是否规范?
(19)他人阅读个案报告后是否会对个案有真正的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