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许振超: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banner"
>
人物风采
许振超,男,1950年出生,初中毕业,1974年进青岛港工作;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工人技师,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人物故事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
许振超是青岛港的吊车司机,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桥吊专家,一个一年内就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人。
1974年,许振超初中毕业后到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工人。
他操作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
许振超勤学苦练,7天就学会,在一起学习的工人中第一个独立操作。
每次作业完毕,别人歇着了,许振超还留在车上,练习停钩、稳钩。
四五个月后,他开的门机钢丝绳走起来也一条线了,一钩矿石吊起,稳稳落下,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一车皮。
这手“一钩准”
的绝活,很快就被大家传开了。
一次,许振超干散粮装火车作业,发现粮食颗粒小,更易撒漏。
他便在工作之余,吊起满满一桶水,练习走钩头,直至练到钩头行进过程中滴水不洒。
再去装散粮,一抓斗下去,从舱内到车内,平平稳稳,又一个绝活——“一钩清”
。
许振超的活干净利索,装卸工人们二次劳动大大减轻,谁都愿意跟他搭班。
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
许振超又钻研上了。
桥吊作业有一个高、低速减速区,减速早了装卸效率下降,减速太迟又影响货物安全。
于是,他带上测试表反复测试,终于成功地将减速区调到最佳位置。
以前一台桥吊一小时吊十四五个箱子,改进后能吊近20个箱子,使作业效率提高14。
1991年,许振超当上了桥吊队队长。
他在工作中发现,桥吊故障中有60%是吊具故障,而故障主要是由于起吊和落下时速度太快,吊具与集装箱碰撞造成的。
他提出,这么操作不仅桥吊容易出故障,货物也不安全,必须做到无声响操作。
于是,许振超动手练了起来,终于实现了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