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技能人才托起“中国创造”
的未来
banner"
>
情景再现
大学生“回炉”
学模具本科就业难技工很吃香
拿了大学文凭,还去培训学校学技工,这在过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紧张,一些大学生则选择了“回炉”
学模具。
2012年11月26日,在东莞市智通模具职业培训学校报名的630多名学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了将近两成,本科学历的就有20多名,其中不乏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
至于“回炉”
的理由,不少学生表示首先是缘于“就业难”
;其次是想学一技之长傍身。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人才缺口大,目前东莞模具人才的薪酬日渐上涨,如专业的模具设计人才一般月薪3000元,数控加工人才月薪3500元左右,熟悉设计、加工、造型整个操作流程的高级工月薪5000元左右,其中技能好的人才月薪过万元也不足为奇。
而目前,东莞的一些企业给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出的月薪大多在1500元左右,更低的甚至开到了千元以下。
相比之下,有的大学毕业生就想到了培训后再曲线就业。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悦读明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跃上世界舞台,当下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上升至第二位,“中国制造”
遍布全球。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19.8%,大多数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光环的背后亦有隐忧: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知名产品。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已是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如何重塑优势、再创辉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答案就是,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
到“中国创造”
的飞跃。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这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发生的根本变化,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和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是: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健全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挥合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科技型、成长型、出口型、中小型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全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人才。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而且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没有这支掌握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再先进的科技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代社会,谁拥有人才,谁控制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主动权。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在一些高科技产品领域,我国企业经过自主创新,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但仍然难以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不能形成产业优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技术工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削弱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加快培养一大批掌握熟练技能、高超技艺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并实现中级、高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十二五”
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