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一节人力资源要素
banner"
>
对于电视栏目的运作而言,一支专业、团结、高效的栏目策划与制作团队,是电视栏目成功运作的保证。
按照电视栏目的岗位分工,人力资源基本要素通常包括栏目制片人、策划人、编导、主持人等。
一、电视栏目制片人
电视栏目制片人是进行电视栏目制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电视节目的经营管理者,是节目内容、人员组成和经费运作的把关者,是栏目创作集体的全权代表、总负责人。
其职责主要包括:组织策划栏目定位、创意选题、节目编排;栏目内人力资源的统筹安排等事关栏目发展和前进方向的大事;负责栏目组的整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电视经历了从节目时代到栏目时代再到频道时代的快速变迁,频道专业化、节目个性化、栏目对象化、细分化对电视栏目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对电视栏目制片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心理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人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识别能力及清晰程度,也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能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能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电视栏目制片人作为电视栏目制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经营管理者,在当前电视形态日益多元化和电视受众日益分众化的时代,电视栏目要保持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电视栏目的第一负责人,首先应具备五大意识:
(一)电视意识
电视意识即电视栏目制片人应正确认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声像并茂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电视自身的传播规律,充分运用电视立体传播和直观形象的传播优势,使栏目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电视传播的视听制品均为集体创作的结晶,作为电视栏目领导者、组织者的电视栏目制片人,必须懂得电视艺术创作规律,熟知从前期到后期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制作技能,擅长电视节目的经营、管理、研究、开发等各项新的要求和任务,主动适应数字技术对电视提出的机遇和挑战,提升其电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二)导向意识
从意识形态的层面看,电视作为主流传播媒介之一,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担负着舆论导向、宣传教育和环境监测的重要职责,因而电视栏目制片人的电视意识还表现为其是否具有正确的导向意识。
导向意识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意识。
对于电视栏目制片人而言,无论承担何种形态电视栏目(新闻、经济、生活抑或文艺)的拍摄制作和管理活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是必然要考虑的。
电视栏目制片人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坚持“主旋律”
,探索多元化,力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三)人文意识
人文意识是人文精神在意识主体中的积淀和升华。
人文意识从微观层面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容忍、接纳、尊重以及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宏观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电视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之一,反映的是人的活动,传递的是人的价值。
电视栏目制片人的人文意识从本质上来讲,是栏目所传递的信息不仅要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倡导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方面起到社会导向的作用。
人文意识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服务意识,即电视栏目制片人要着眼于对受众人性、道德、情感、精神的关怀,正确认识受众作为人的独立的人格意识,积极了解受众的收视需求和收视习惯,自觉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主动与受众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受众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真正使其节目走近受众,贴近受众。
(四)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指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射和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为“美感”
。
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
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所传播的产品既要体现形式美,也要体现内涵美。
这就要求电视栏目管理者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功底,才能带领栏目组成员创造美、鉴赏美,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视角,去挖掘生活的内涵,体验生活的真谛,从而以电视的表现形式为观众营造美的意境,带给受众审美的感受。
同时,人的审美意识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
因而人的审美意识必定带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特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