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这里,主持人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要把握好整个谈话现场的进程和谈话氛围,还要积极调动嘉宾与观众的交流欲望,做好话题的承接、转换工作。
主持人不仅是谈话的主控者,更应该是谈话的参与者,通过制造一系列的话题兴奋点和讨论的冲突性来推动谈话节目的进程,激发现场的思维大交锋,创造活跃的谈话场域,同时又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理性地控制话题走向和节目进程。
胡一虎在《一虎一席谈》中会适时地“挑起争端”
,引导PK双方嘉宾展开激烈争论,但是当嘉宾情绪冲动的时候,他会说:“等一下,别急。
请尊重彼此说话。”
胡一虎在《打击“伪科学”
是维护科学还是扼杀科学》这期节目结尾概括的五个字,也许正好可以概括谈话过程的设计:“说”
出心中的真话;“听”
听不同意见;“想”
彼此之间的歧义在哪里;在转“换”
的过程当中学会站在彼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做”
,中国社会转型中多元化价值冒出的同时,我们要真正做到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的对立,用宽容的心态允许对方意见的存在。
在《小崔会客·会见甘肃省长陆浩》中,先是省长与农民黄建国一家的对话,把话题引入甘肃省的工作与普通农民的民生关系;然后,主持人又请出在清华大学就读EMBA的李扬钦加入,这就带进了甘肃省以外的“第三只眼”
,引导话题跳出地域的圈子,扩大到全国的视角上来观察和讨论。
李扬钦是广东人,他去甘肃体验生活,两地在环境、气候、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方面巨大的反差,让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他在这样的前提下进入演播室时就会带着很多的问题和思考,并把沿海发达地区的思想意识传达给甘肃的官员和群众。
令人赞赏的是,省长对李扬钦的观点并不是随口敷衍,说几句场面话了事,而是讲“完全理解”
,“这个是我们甘肃老百姓需要学习的”
,但同时很诚恳地表示,具体做起来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互动和撞击,有助于观众拓宽眼界,带来更多的思考。
3.结束语
结束语可以事先作一大体的预设,但是主持人要根据现场谈话氛围作即兴的调整,要对话题的基本价值作出判断,但是同时又要隐藏其价值倾向。
结束语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主持人作开放式总结,比如《一虎一席谈·英语四、六级考试该不该取消》的结束语:
谢谢,谢谢三位嘉宾,谢谢所有观众的意见。
我知道我如果不打断,今天这一个问题,一小时的争论是不会休止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一场争论也不会因为今天《一虎一席谈》触及了它,就找到最好的休止符或者是句点。
我在中学学英语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告诉我两句话,那两句话最好的就是:考试是为了检测你学习的结果,教育是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当教育没有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的时候,那不叫作教育,那叫作累,那时大家都觉得很累。
所以我觉得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应该从源头来找,考试的目的何在,教育的目的何在,答案权利是在你的手里,谢谢大家的收看。
《一虎一席谈》下周见。
这是开放式的结语,主持人并没有简单地发表个人见解,而是明确指出不会“找到最好的休止符或者是句点”
,也许这也是所有谈话节目试图实现的。
另一种结尾是借助嘉宾作总结,比如《小崔会客·政协副主席周铁农谈新农村建设》的结尾,主持人引导嘉宾作了总结“陈辞”
:
主持人:周主席,我干了十年主持人,我觉得今天使我挺难忘的,因为我第一次和一个职位这么高的官员坐在一起,而且我看到您跟那些农民朋友谈话时,他们在您面前一点都不拘束,你们聊得特别好,实际上我借着那位朋友的话说,你说建设新农村,是不是这也是一个步骤,就是我们那些有职有权的官员,也能深入到最基层,能跟那些普通的农民去交流,让他们能听到最上面的声音,能给那些农民兄弟办点实事儿,您觉得是这样吗?
周铁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不单单是农村自己的事情,也不单纯是抓农业工作的这些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事情,我想是我们全国人民共同的一件事情。
如果每个人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一点点贡献,做一点点事情,我们的农民就会早一天感到不那么寂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