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荷花开开,随风摆摆,青蛙打鼓鲤鱼跳,月亮奶奶划进水塘做客来。”
[4]《春天来了》:“小草小草伸伸腰,看见花儿微微笑,花儿抬头看树梢,树梢飞来黄鹂鸟,黄鹂鸟,爱唱歌: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5]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样样蔬菜我爱吃》:“紫茄子,绿菠菜,丝瓜高,南瓜矮,豆角爬上架,萝卜土里埋。
样样蔬菜我爱吃,长得健康又可爱。”
[6]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大家都是好朋友》:“一二三,飞上天,四五六,海里游,七八九,手拉手,围着地球走一圈,大家都是好朋友。”
[7]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有趣的情节、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出来的,易于幼儿接受和引起学习的兴趣,能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知识、现象,这些题材的儿歌对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3)儿歌对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幼儿学习语言是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幼儿通过诵唱儿歌可以帮助他们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可以学习正确发音,丰富各类词汇以及初步学习运用艺术发声朗诵诗歌作品。
三、儿歌的艺术特征
(一)儿歌的内容单纯、集中、具体形象
儿歌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低幼儿童,受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儿歌的内容都很单纯、集中,让儿童一听就了解中心意思,如“拖拉机,拖拉机,叔叔加油我擦泥。
叔叔说我爱劳动,长大收我当徒弟。”
句子少,意思深,主题鲜明。
儿歌的内容单纯、具体形象,儿歌作者比较注意从生活中选择生动的内容进行构思,选择最佳角度和细节表现内容。
如《画日记》:
弟弟才五岁,
也学写日记,
别人看不懂,
好像是猜谜。
翻开第一页,
画着一只鸡,
还有一粒米。
翻开第二页,
画个小孩子,
弯腰在扫地。
哥哥问弟弟:
“画的是什么?”
弟弟笑着说:
“这是画日记,
昨天我喂鸡,
今天我扫地。”
[8]
这首儿歌表现了一个懂事、听话、爱劳动的5岁儿童的生动形象。
但儿歌中没有一句说教的语言,全是通过儿童的言行、细节表现主题,就显得形象、生动。
(二)儿歌的写作手法生动活泼
为了表现儿歌具体形象的内容,儿歌的写作手法也要生动活泼。
儿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