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童话最初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
这些创作在千百年流传过程中,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和需要,不断地给以补充、改造。
后来,一些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作者被民间童话所吸引,对它们进行搜集、整理,或以民间童话为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这就是作为文学样式出现的童话作品。
经过不断发展,作者掌握了童话的特点,就由加工改写进而独立创作童话。
这时童话终于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问世,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民间童话阶段
最早的民间童话都是口口相传的,只有部分作品散见于各种古籍杂著中,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更多的古代童话保存在志怪小说中,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也有部分作品具有童话特色。
2.搜集、改写民间童话阶段
最早将民间童话改写、介绍给儿童的是法国的贝洛尔(1628—1703),他根据当时在欧洲广泛流传的故事,改写了《小红帽》《睡美人》《灰姑娘》等八篇童话,集为《鹅妈妈的故事》于1679年刊行,这是最早的童话集。
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格林兄弟(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进行了大量的民间童话的收集整理工作,于1812—1822年出版了三卷本的“教育童话”
——《格林童话》(原名《德国儿童和家庭童话集》),这对以后童话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3.创作文学童话阶段
在作者掌握了童话体裁之后,便开始独立创作童话,即进入文学童话创作时代。
为文学童话创作奠定基础的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1875),他以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劳动为孩子们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
他用艺术的手法改写了不少民间童话,如《豌豆上的公主》《打火匣》等。
安徒生不是一般地改写,而是把自己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强烈的爱憎情感汇于其中。
后来,安徒生由改写进而创作“新童话”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母亲的故事》等,则纯粹是创作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直接反映了当时丹麦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
安徒生为文学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的创作道路正表现了从民间童话发展到文学童话的过程。
19世纪以来,从世界范围来说,出现了不少童话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如金斯莱的《水孩子》,罗斯金的《金河王》,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都已进入了世界文学宝库。
进入20世纪后,童话创作更加繁荣,题材、主题、结构形式、表现手法也更丰富多彩。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自然之谜不断揭开,为童话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出现了以科学知识为内容的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的主要功能是向儿童传播科学知识、启迪智慧,它是科学文艺的一种体裁。
中国创作文学童话始于五四前后,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创作的现代童话集。
20世纪40年代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使我国童话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童话就这样在人民集体智慧的锤炼下,在历代杰出童话大师们辛勤的艺术实践中,逐渐积累了自己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成了儿童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体裁。
二、童话的艺术特征
(一)童话是一种非写实性文学
我们考察童话的内容可以发现,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想形象;所描绘的环境,是人世间没有的虚幻境界;作品中所描述的种种情节,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
童话虽然是非写实的文学,但童话中的幻想是植根于现实的。
安徒生曾说: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童话中种种幻想情节,表面看来虚无缥缈、荒诞不经,其实,任何艺术形象都产生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幻想形象也是这样。
幻想,从它的本质说来,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反映而已。
(二)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童话是通过生动的幻想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