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后来,一只狗熊爬上了橡树,把头塞进了树窟窿。
狗熊使劲儿地挤,挤,挤,老橡树咔嚓一声,裂成了两半,小房子就没有了。
[1]
在这篇童话中,每个动物跑到树窟窿门口,都要叫:“小房子,小房子,是谁在这里住?”
里面就回答:“是我,白头翁,森林里的第一名歌唱家。”
“是我,猫头鹰,谁要落在我的爪子里,可就再也不能哭出声。”
“是我,貂鼠,所有小动物的大凶手。”
……这些情节和对话都是虚构的。
但是,童话中的知识材料是精确的,即每个角色的外形、习性等特征都是准确的。
科学童话应该做到夸张与严谨、幻想与现实、虚构与真实、童话与科学之间矛盾的辩证统一。
科学童话为了能写得更符合幼儿的特点,也常运用童话的传统手法。
如《小鸡住大楼》用的是三段法;《圆圆和方方》用的是对比法;《小蝌蚪找妈妈》用的是误会法;《地震之前》用的是巧合法。
科学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在题材方面,以写动物、植物方面的题材为最多。
如《小蝌蚪找妈妈》《小苹果树请医生》《小伞兵和小刺猬》等,其中以《小蝌蚪找妈妈》最为著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童话中也开始出现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作品。
如《丰丰在明天》,展现了现代科学的美好前景;《小鸡住大楼》反映了机械化养鸡的种种优点。
二、科学诗
诗中有科学,自古有之,如李绅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说明了“春华秋实”
这一科学规律。
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科学地写出了野草的生长规律和它顽强的生命力。
但是诗和现代科学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诗——科学诗,在我国则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科学诗是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传授科学知识,即要求把科学上的名词术语变成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用形象思维来表达科学。
它要遵循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要求有浓郁的诗情、优美的意境、生动精练的语言,并且讲求节奏和韵律,即要有真正的诗味。
既是科学家又是诗人的老作家高士其,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科学诗体裁和风格,是我国科学诗创作最有造诣的作家。
他的科学诗代表作是《我们的土壤妈妈》《时间伯伯》《太阳的工作》。
在他的诗中特别注意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科学原理和自然现象。
如在《我们的土壤妈妈》中,就是用形象化的诗句反映土壤科学知识。
他把土壤比喻为“地球工厂的女工”
“矿物商店的店员”
“植物的助产士”
“动物的保姆”
;比喻土壤像“地球的肺”
“地球的胃”
“地球的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