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苍含笑抬手:众卿平身。
待众人谢恩起身,不少人仍难掩激动之色,脸颊因兴奋而泛起红晕。
永宁城守匆忙行礼后压低声音道:圣上,您怎可独自前来?此举实在过于冒险。
若您有什么闪失,臣等今后该如何是好?君王骤然现身令众人又惊又喜,连呼吸都不由自主放轻了。
561大汉新闻报的问世当蒸汽机车即将试运行时,刘苍突发奇想。
按照规程需由专人检验车辆,他屏退众人,仅带着检验人员登车体验。
这辆蒸汽机车虽然笨拙沉重,动力有限且速度迟缓,但终究是大汉一台铁路机车。
凝聚着帝国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它的诞生必将推动整个文明向前迈进。
乘坐体验着实称不上舒适——行进时不仅速度缓慢,还有巨大噪音,车体也摇摆不定。
然而当它成功抵达永宁时,所有缺陷都无碍于这次试运行的成功。
尽管其速度尚不及奔马,甚至难以追上疾驰的行人,但这个能持续运转的钢铁巨兽只要煤水充足,机械正常,便可昼夜不息地工作。
刘苍并未进城,与城守简短交谈后,待工科院众人完成检修便准备返程。
随着这次试运行结束,连通洛阳与永宁的铁路正式开始运营。
在皇帝大力支持下,更多铁路线陆续开工兴建。
回到洛阳皇宫,刘苍陷入沉思:如今帝国发展一日千里,是否该创办一种媒介,让百姓们能及时了解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想到了报纸这种传播载体。
报纸作为定期发行的印刷品,主要刊载新闻与时评,是反映和引导公共舆论的重要媒介。
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0年的古罗马时期,当时人们就将城邦大事刻在木板上公示。
西汉初期,中国最早的报纸诞生于郡县制背景下。
各郡县派遣代表常驻京城,定期将皇帝的诏令、大臣奏章等内容抄录在竹简和丝绸上。
这种官方邸报仅限于官吏和世家大族阅览,普通民众根本无法接触。
刘苍统治时期,随着造纸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新型报纸应运而生。
这种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媒体,配合推行的扫盲政策,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
朝廷为此专门设立新闻官署,由五品署长主管,下设两名从五品副署长。
《大汉新闻报》创刊后风靡京城,内容涵盖政令法规、地方风情、文学作品等。
这份三日刊不仅让百姓了解国事,更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尤其关于对外征战的报道,常常成为茶馆热议的话题。
报纸的兴起不仅丰富了民众生活,更成为朝廷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
茶楼里水汽氤氲,木桌上摆着几碟瓜子花生。
王老汉捏着张泛黄的报纸,茶碗在指间转了个圈:咱们大汉的铁船可真威风!
昨儿刚传来捷报,把东洋那些小舢板轰得渣都不剩——老东西净卖关子!
穿短褂的脚夫把铜钱拍在桌上,快念正文!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应和声,有人推过去一笼冒着热气的蒸糕当润喉费。
自打刘苍推行识字令,京城茶肆便多了读报行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