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一点在出生刚几个月的婴儿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母亲总是在婴儿开口之前就能满足他的所有需求。
根据儿童病例记录,有的孩子到了六岁时还不会说话。
理由很简单,没有开口的必要。
还有一个案例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该案中,孩子的父母都是聋哑人。
每当孩子摔伤时,都会哭泣。
但是他哭得无声无息。
他知道,有声音父母也听不见,因此他只是做出哭的样子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
由此可见,研究任何问题都要考虑大的社会背景,并以此来理解个体选择某个具体的“优越目标”
的原因。
要想了解个体“适应不良”
现象,同样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很多人难以适应社会,主要原因是无法用语言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
口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对口吃者的观察,我们发现,口吃者自始至终就没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他不愿意参加聚会,也不想结交朋友。
虽然语言发展得益于与他人的交流,但是他从来不想交流,结果,他的口吃就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摆在口吃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与人交流,要么自我封闭。
研究发现,自闭型的成年人往往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而且还会怯场,这是因为他们把观众当成了敌人。
面对表面上不太友好且气场很大的观众时,他们的自卑感就会油然而生。
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相信观众,才能表达自如,才不会怯场。
于是,自卑感和社会训练就产生了联系。
由于自卑感源于社会适应不良,因此,社会训练就成了克服自卑感的基本方法。
社会训练与公共意识是息息相关的。
每当人们谈到用公共意识解决问题时,指的就是群体智慧。
另外,正如我们在上一章里所提到的,有些人总是用自己的语言、按自己的逻辑来行事,这些人的言谈举止往往异于常人。
精神病人、神经症患者以及罪犯都属于这一类型。
研究表明,有些事物,如人、风俗、社会规范等,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因而没有任何吸引力。
然而,正是这些他们漠视的东西才会引导他们踏上自我拯救之路。
在帮助这类人时,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他们对社会现实产生兴趣。
神经质的人认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光有善意还是不够的,必须让他们明白,现实社会看重的是他们的实际付出和实际成就。
虽然有自卑感和追求卓越是普遍行为,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人人平等”
那就大错特错了。
自卑感和优越感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一般条件,除此之外,在体力、健康和环境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
因此,即便条件相同,不同的个体也会犯下不同的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