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惊慌之中,哪里还有人想到什么抢功,能够保得住性命才是关键了。
原来负责警戒的弓弩手慌乱的射出一轮箭矢后,便乱作一团了。
一触及溃的战斗在四处上演着,平静了许久的洛阳终于热闹起来。
除了两支行动快了一点的队伍冲过深沟与敌人进行短兵接战外,其他四支队伍几乎都是不战而逃。
而这两支队伍也并没能坚持多久,毕竟那一直压得战鼓声也相形见绌的喊杀声,已经足以令不少人心惊胆颤了。
虽然那火把之下隐隐有不少身着布衣的老弱之身,可是这时谁又能想得了那么多呢?他们只看到满野都是敌人的火把,满耳都是敌人的怒吼,到底有多少人向他们进攻,反而没人顾及了。
这倒也不是洛阳叛军真的如此不堪,只不过事起太过突然,根本超出了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
等到有人组织反攻时,士气却已经低糜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除了顺流而退,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呢?事实上绝大多数伏击的地方,叛军若是强行冲过之后,数量并不多的平东军根本难以抵挡,至于那些举火助威的百姓,则更是没有什么战力,完全可以忽略。
若是有一支部队能保持冷静,或许今晚的战况就有发生变化了,可惜这些郑氏子弟们,显然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北面十里外的一处土坡上,杨诚躺在坡顶的草丛中,仰视夜空,静静地倾听着远处传来的声音。
其实他这一次的策略并不高明,可是没有了孙尧安的洛阳叛军,却很难摆脱这个**。
荆州军确实是全数撤到了孟津,只不过并不是为了对抗赵长河,而是在那里休息了一天,等到黄昏之时又悄然返回。
然后再布下这个大口袋,只等着郑氏自己投上来。
若是郑氏没有那么多顾忌,在第一次得到消息后便挥军出击,城外仅剩的平东军还真是有些难以招架。
可是要想让已经破了胆的郑氏做出如此果断的决策,那岂不是为难了他们?虽然要冒一些风险,不过杨诚却有极大的把握断定郑氏不会在白天发起进攻,要想完全确认荆州军已经撤离,足以折腾到黄昏了。
当然,若是杨诚料错了,韩亮青的平东军也会在敌人出城之际撤回龙门、磁涧一带据险而守,然后再与赶回来的荆州军两面夹击,只要洛阳派出的兵力不太多,仍然可以予以重创。
如果郑氏并不上勾,杨诚也不是毫无办法。
若是洛阳叛军不在今夜出击,荆州军自然又会在天明之前返回孟津,然后故技重施,黄昏时又回来。
反正两地相隔不过二十里,急行军连一个时辰也用不了。
洛阳方面不管如何探查,就算将侦骑派到孟津一线,也无法弄清其中蹊跷。
在如此大利面前,郑氏要不动心都难。
若他真的不动心,那也完全证明其真的会死守洛阳了,只待几天之内完成四面的土墙后,杨诚自可放心离去。
当然,现在的效果无疑是杨诚最希望看到的。
以韩亮青的两万人围住洛阳,这可以说是个极为冒险的举动。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他倒好,反过来以一围十,恐怕天下也没有他这么大胆的用兵之人了。
虽然郑氏在之前便已经被打怕了,孙尧安暂时又失去了作用,但若没有此举,杨诚又哪能真的放心呢?用他的话来说:若不狠狠地揍他一顿,他又怎么会老实呢?
这一揍,倒还真把郑氏给揍得再老实不过了。
是夜,洛阳叛军四万六千大军出城袭营,却反中了杨诚的埋伏,仅一个时辰之内,战斗便告结束。
第二天清点人数之后,近五万大军损失了五千有余,伤者过万。
吃了这次大亏之后,虽然损失并不算大,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使是多次探得城外军队极少,但郑氏却再没有一人敢轻言出战了。
黎明之际,洛阳北面又是一阵喧闹之声,城楼上警戒的士兵甚至看到了荆州军向北而去的背影,不过却再没有人对此产生兴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