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以为这是奴隶的装束。
卢梭,罗兰夫人,马志尼等都因了《新民丛报》的介绍,在我们的心胸里成了令人神往的理想人物。
罗兰夫人的“自由,自由!
天下几多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已成了摇笔即来的文章的套语了。
我在这样的空气中过了半年中学生活,第二学期又辍学了。
这次的辍学,并非由于拿不出学费,乃是为了要代替父亲坐馆。
原来,父亲在一年来已在家授徒了,一则因邻近有许多小孩要请人教书。
二则父亲嫌家里房屋太大,住了太寂寞,于是就在家里设起书塾来。
来读的是几个族里与邻家的小孩。
中途忽然有一位朋友要找父亲去替他帮忙,为了友谊与家计,都非去不可。
书馆是不能中途解散的,家里又无男子,很不放心,于是就叫我辍学代庖。
功课当然是我所教得来的。
学生不多,时间很有余暇,于是一壁教书,一壁仍行自修。
家里人颇思叫我永继父职,就长此教书下去,本乡小学校新立,也邀我去充教习,但我总觉得于心不甘。
恰好有一个亲戚的长辈从日本留学法政回来,说日本如何如何地好。
求学如何如何地便利。
我对于日本留学梦想已久了,听了他的话,心乃愈动。
父母并不大反对,只是经费无着。
乃遍访亲友借贷,很费力地集了五百元,冒险赴日。
当时赴日留学几成为一种风气。
东京有一个宏文学院,就是专为中国留学生办的,普通科二年毕业,除教日语外,兼教中学课程。
凡想进专门以上的学校的,大概都在那里预备。
我因学费不足两年的用度,乃于最初数月请一日本人专教日文。
中途插入宏文学院普通科去,总算我的自修有效,英算各科居然尚能衔接赶上。
在那里将毕业的前二三月,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招考了,我不待毕业就去跨考,结果幸而被录。
当时规定入了官立专门学校,就有官费的。
而浙江因人多不能照办,我入高工后快将一年,犹领不到官费,家中为我已负债不少,结果乃又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国,谋职糊口。
我的中学时代就此结束了。
那时我年二十一岁。
总计我的中学时代,经过许多的周折,东补西凑,断续不成片段。
我为了修得区区的中学课程,曾经过不少的磨难,空费过长期的光阴。
这种困苦的经验,当时不但我个人有过,实可谓是一般的情形。
现在的中学生在这点上真足羡艳,真是幸福。
——《中学生》第十六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