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们一向不忘记大众,一切作为都把大众放在心目中,所以大众也不忘记他,把他们放在心目中。
这情形原不但艺术上如此,政治上、道德上、事业上、学问上都一样。
凡是心目中没有大众的,任凭他议论怎样巧,地位怎样高,声势怎样盛。
大众也不会把他放在心目中。
现在单就艺术来说,在各种艺术之中,最易有和大众接触的机会的要算戏剧和文学。
因为戏剧天然有许多观众,文学靠了印刷的传布,随时随地可得到读者。
同是戏剧,电影比一向的京剧昆剧接近大众得多。
这只要看京剧昆剧已观客渐少而电影院到处林立的现象,就可知道。
在今日,旧剧的名伶——假定是梅兰芳氏吧,有一天如果死了,死因无论怎样,轰动大众的程度,决不及这次的阮玲玉,这是可预言的。
电影伶人卓别林将来死时,必将大大地有一番轰动,这也是可预言的。
因为电影在性质上比歌剧接近着大众,它的艺术材料及演出方法,在对大众接触一点上有着种种旧剧所没有的便利。
阮玲玉的表演技术原不能说已了不得,已好到了绝顶,她在电影上的功力,和从来名伶在旧剧上的功力,两相比较起来,也许不及。
她的所以能因了相当的成就,收得较大的效果,可以说因为她是电影伶人的缘故。
如果她以同样的功力投身在旧剧中,也许只是一个平常的女伶而已。
这完全是艺术材料和方法进步不进步的关系。
同样的情形也可应用到文学上。
文学是用文字做的艺术,它的和大众接近,本来就没有像电影的容易。
电影只要有眼睛的就能看,文学却须以识得懂得文字为条件,文学对于文盲,其无交涉等于电影之对于瞎子。
国内瞎子不多,文盲却自古以来占着大多数,到现在还是占着大多数。
文学在中国根本是和大众绝缘的东西。
救济的方法,一方面固然须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一方面还得像旧剧改进到电影的样子,把文学的艺术材料和演出方法改进,使容易和大众接近,世间各种新文学运动,用意不外乎此。
新文学运动,离成功尚远,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阻力在加以障碍。
例如,到现在还居然有人主张作古文读经。
中国自古有过许多杰出的文人,现在也有不少好的文人,可是大众之中认识他们,爱戴他们的人有多少呢?长此下去,中国文人心目中没有大众的不必说了,即使心目中想有大众,也无法有大众吧。
中国文人死的时候,像阮玲玉似的能使大众轰动的,过去固然不曾有过,最近的将来也决不会有吧。
这是可使我们做文人的愧杀的。
——《太白》第二卷第二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