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母亲压低声音,“他还偷偷问我,红烧肉要不要放冰糖。
我说放,他记了三遍。”
杜佳诺笑了,悄悄掏出手机录了一段视频,发到“妈妈食堂”
内部群:**“重大进展:父系血脉觉醒中。”
**
群里瞬间炸开:
>“历史性时刻!”
>“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式父亲的第一次下厨。”
>“等他成功那天,我们要在墙上加一块‘奶爸铭牌’。”
她关掉手机,走进厨房,看见父亲正笨拙地剥蒜,指甲缝里卡着皮屑,脸上却有种近乎庄严的专注。
她没打扰,只是默默搬了张小凳坐下,看他把蒜瓣一个个拍扁,再切成碎末??刀法生涩,但每一下都极认真。
“爸。”
她忽然开口,“你知道为什么妈总说‘盐要分三次加’吗?”
父亲停下动作,抬头看她。
“她说,第一次是为了唤醒食材,第二次是为了平衡味道,第三次……是为了留一点余味,让人吃完还想。”
杜佳诺轻声说,“就像爱,不能一次性给完,得慢慢来,才长久。”
父亲愣了几秒,眼底闪过一丝波动。
他低下头,继续切蒜,声音闷闷的:“你妈……从来不说这些话。”
“但她做了。”
杜佳诺说,“她用三十年,把这句话熬进了每一顿饭里。”
父亲没再说话,只是把切好的蒜末小心翼翼撒进热油锅中。
滋啦一声,香气腾起,他手抖了一下,差点打翻锅铲。
母亲走过来,轻轻扶住他的手腕:“别急,我教你。”
那一刻,杜佳诺忽然明白,所谓传承,并非轰轰烈烈的交接,而是这样细水长流的陪伴??一个动作,一句提醒,一次牵手,都在无声地说:**我在这里,我可以教你,你可以学会。
**
中午时分,第一批“种子导师”
开始试运营教学课程。
云南来的杨春梅教大家做傣味舂鸡脚,一边捶打配料一边讲述女儿的故事:“她瘫痪后脾气很差,摔碗砸筷子。
有一次我端上这道菜,她尝了一口,突然哭了。
她说,‘妈,这是我八岁那年你说要给我做的,你记得。
’”
教室里一片静默。
有人低头擦眼泪,有人悄悄录下她的每一个步骤。
与此同时,东北的赵老师带着几位学员复刻“酸菜炖白肉”
。
她坚持要用铁锅,说铝锅炖不出魂。
“老伴最爱坐在炕头喝这汤,一边喝一边骂我咸了,其实每次都舔干净碗底。”
她说着笑起来,眼角却有泪滑落,“现在我炖多了没人吃,就分给邻居。
他们说,这味儿够冲,够劲,像东北人的心。”
杜佳诺站在走廊尽头听着,心口发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