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其实,理解这一点并不难,还是那句话,只要你稍微做一下换位思考,就能立马明白我在说什么。
因此,明知无效,却偏偏要逆流而上,和人性死磕,绝不是一个聪明人该干的事。
与“对人不对事”
相比,要想在沟通中收获最理想的结果,还得是“对事不对人”
。
诚然,这种方法由于其就事论事的本质常常无法令一个人的毛病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却也唯因其就事论事的特征,能够让一个人的毛病得到切实的、一点一滴的解决。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哪怕偶尔有些反复,发生一些“进两步退一步”
的事情,只要你能持之以恒,问题总会有一个大体上的改观。
而当一种新的习惯慢慢形成的时候,一个人的毛病也就大致上得到了纠正。
这就是“量变产生质变”
的道理——如果说让一个“人”
改变是一个“大功劳”
,让一件“事”
改变是一个“小功劳”
,那么,与其每一次都徒劳无功(既没有大功劳,也没有小功劳;既没有改变“人”
,也没有改变“事”
),不如每一次都积攒一些小功劳(让“事”
改变),将小功劳不断地积攒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大功劳(让“人”
改变)。
“对人不对事”
和“对事不对人”
的沟通方法在效率和效果方面的差距,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总之,沟通,归根结底拼的是人品,是“做人”
。
如果你总是采用“对人不对事”
的沟通方法,本身就证明了自己在做人方面是有欠缺的。
你想,一个做人都有问题的人,又如何能在沟通中“服人”
,让别人信服,并接受你的话呢?
换位思考,这个逻辑应该不难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