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在业内非常普遍,不是什么新鲜事,具有完全、完整的说服力。
总之,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善的,是真心为顾客着想的,那就没必要死抱着僵化的价值观不放,完全可以灵活一些,务实一些。
反过来说,如果你不这么做,反而会构成“不真诚”
。
理由很简单,既然你表哥一家已经对杀熟行为有了本能的抵触,那么即便你从头到尾说真话,勉强说服对方,勉强与之成交,他们心理上的芥蒂也依然会存在,甚至会更严重也说不定。
不夸张地说,也许在你这里成交之后,他们会越想越别扭,越想越来气,在未来的日子里对这份合约稍有不满就会疑神疑鬼,怪罪到你身上,甚至会中途放弃也说不定。
你说,这种情况算得上“真诚”
的结果吗?
遗憾的是,任我好说歹说,那个女孩就是不能接受,甚至不能理解我的解释。
其余几位在场的年轻人显然也没有被我说服,而是一致力挺女孩的立场,坚持“真诚不可欺”
。
我感到很无奈,便问那几个年轻人:“假设,我只是假设,如果你们的某个亲戚得了癌症,你会如实相告,还是会对他说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他,他的病没什么大不了呢?”
没承想,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异口同声地跟我说:“如实相告,因为不能撒谎,无论这个谎言是否善意。”
只是,包括那个女孩在内,那天听课的年轻人全部都是职场新人,还没有过试用期。
显然,他们掉进了一个叫作“真诚”
的价值观陷阱,而且还陷得非常深,几乎难以自拔。
一句话,“真诚”
不等于“幼稚”
,“善良”
不等于“傻”
。
这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万万不可混淆。
那么,如何才能规避“真诚陷阱”
呢?
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利弊原则、效率原则和成长原则。
先来说说利弊原则。
亦即你的选择,必须对所有当事人都有利,或至少利大于弊。
这就需要你首先搞清楚“利”
与“弊”
的概念。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弃婴,是被养父母悉心养大的,但是他并不知情,一直以为养父母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那么,如果你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非要告诉这个孩子真相,那么你的行为到底对谁有利,对谁有弊;抑或到底什么是利,什么是弊呢?
也许你认为“真相”
意味着“真诚”
,所以这么做对大家都有利。
其实不然,告诉那个孩子真相,很有可能只对你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
你是用对方的不幸身世(尽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以及对对方幸福人生和美满心理环境的破坏来满足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你的行为非常自私,并不“真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