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
他麾下的郭令君,出自寒门。
"
"
唯一能令人敬重的,只有那位贾军师。
如今我来了,陈长文也来了,便有两家为其背书。
即便我不来,也会有其他人来。
"
"
原来如此"
扫俗虽不明就里,却明白了一个道理:许衡要在邺城立足,光靠兵强马壮、商路繁荣远远不够。
他还需要这四千册典籍。
的到来,恰逢其时。
其实自蔡邕在洛阳狱中遇害后,蔡琰带出的典籍已不足四千册。
当年颠沛流离逃往当时最安定的兖州途中,她遗失了一千余册。
所幸那些内容她都铭记于心。
如今她正在默写残存的部分,若有需要随时可以重新编纂。
蔡琰自幼过目不忘,这些年来潜心书海,总算为这些典籍寻得归宿。
与婢女说完这番话,她心底却泛起涟漪。
因与许衡鲜少接触,初到许都那些年,听闻许都的繁荣皆系许衡一人之功。
天子东归时,也是他亲自迎驾。
心生仰慕却始终缘悭一面——许衡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
如今他坐镇邺城,终得相见良机。
城内。
许衡将学堂设在了官衙旁的一处大宅院,此地原本是内城空置的府邸。
袁绍迁都时已将居民尽数带走,如今正好用来办学,渐渐聚集了不少求学者。
自徐州、兖州、颍川乃至冀州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都是冲着许衡的名声而来。
此刻正堂里,朗朗书声隐约可闻。
那些典籍多半由钟繇亲笔誊写,他那自成一家、飘逸雄浑的钟体书法,自然备受推崇。
郭嘉上前禀报:"
主公,蔡邕之女蔡琰与长文先生都到了。
另有一位挚友慕名前来,想拜见主公。
"
"
何人?"
郭嘉稍作迟疑:"
可还记得我那位双目几近失明的母亲?"
"
自然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