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三届在河南开封举行,河南省教育厅补助了1000元;第四届在广东国立中山大学召开,其万元经费预算由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大学补助,其中“广东省政府拨付10420元,中山大学补助1973元,总支出10892.74元”
,年会结束后尚有少数结余。
[123]从年会经费来源来看,从第二届年会开始召开地政府的补助逐渐增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教育社“政学两界的沟通”
的努力卓有成效。
表1-12社教社二十三年度经常费预算一览表[124]
续表
续表
表1-12中所列预算,是1934年8月1日至1935年7月31日期间,即第三届年会刚刚举办结束,河南省教育厅补助的1000元会议费,尚有114.85元的结余。
该表收入门预算中专门列有“社员补交欠费”
,罗列了自该社成立三年来各地社员所欠会费1611元,社刊中经常可见催促各地社员补充会费的告示。
表1-13社教社二十五年度收支对照表(经常费)[125]
续表
表1-13统计的是1936年12月至1937年5月期间的收支对照,半年内社教社仅有社员社费(442元)和政府补助费(771元)两项收入入账,加上1936年11月的结存47.05元,半年来社会教育共计经费数为1260.05元;从支出看,印刷和邮电(共298.93元)支出比较突出,事务所干事叶岛予以解释:“社友通讯第六卷第一、二合期刊行‘对于目前社会教育的意见’专号,原是想带往青岛年会开幕时分发的。
现在会期既已展缓,只好改由邮局寄递各地。”
[126]除去薪给,社教社支出洛阳实验区补助费300元最为大宗,明显看出此时社教社的事业核心点。
抗战期间,因社员分散各地难以联络,收入项目中“社费”
大减,二十六年度(1936年7月—1937年7月)该社经常费收支对照表显示,该年收入1537.34元,包括政府补助费(757元)、借支捐款(700)和上度结余(76.34)及社费(4元),战前该社的重要经费来源的“社员年费”
仅占总收入的0.26%,可以忽略不计。
1938年8月至12月,这种情况依旧在持续,1599.80元总收入中,政府补助费上升至1200元,社费仅为4元。
[127]战后复员后,社教社的经费收入中社费份额有所回升,教育部、地方政府补助占主要来源。
表1-14社教社三十五年度经费收支对照表[128]
表1-14是社教社1946年7月1日起至1947年8月8日期间的经费收支对照表,收入栏中教育部1946、1947年度的补助费合计为6000000元,占总收入的68.47%之强。
相对抗战期间来讲,社员社费收入有所提升。
支出项目中,为践四研究所费用支出540000元,“本社为纪念高践四先生毕生从事社会教育之精神与事功起见,特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联合办本所。
本所于二十五年九月开始筹备,迄今行将一年,在此期间,以院社两方面均未筹拨充足之经费,既无专人又无专款,因而工作进展甚缓”
。
为了推进工作,社教社特支出540000元经费,奈何物价飞涨,这笔钱对社教社规划的践四研究所工作计划[129]所需经费,实属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综之,社教社的经费来源经历了社员会费为主,逐渐向政府补助为大宗的过程,期间有四处碰壁的筹款蹭蹬,时时紧盯社员催促社费的尴尬无奈,也有地方政府、国立大学慷慨资助年会费用的欣慰认同。
政府补助成为民间学术团体经费主要来源,是否影响其“独立之精神”
,一直为学界所质疑。
但对于要打造“政教两界合作平台”
的社教社来讲,政府补助增多意味着对其事业的认可、理念的认同,这也是社教社数届理事会之所以坚持向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厅函请“常年补助费”
的原因所在。
社教社深谙社会教育作为学制外的教育形式,争取中央、各级政府对其增加投入,发展事业,为其正式进入学制的前提,其策略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效果。
就社教社数年的支出来讲,量入为出,每年或季度、月份收支结算略有结存,但整体经费始终处于支绌困难状况,影响到了社教社的事业开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