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经费来源与支出
banner"
>
社教社作为民间学术团体,按照社章规定,其经费来源主要包括社员(包括个人社员和团体社员)缴纳的常年社费、社员特别捐助及社外机关团体个人捐助及政府补助费。
[80]揆之史实,社教社经费来源有个时间段变化,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社员年费是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年会所需经费从第二届年会起,由会议承办方政府给予全额补助,特别捐助和政府补助费亦时而出现。
抗战期间主要是政府补助费及借支捐款,社员社费所占比例低至可忽略不计。
战后复员,社教社通过社员总登记、招收新社员等举措,社员年费收入有所回升,但主要来源仍以教育部、江苏省政府补助费为主。
社教社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作为社教界的全国性团体组织,其经费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状况。
“本社为私人组织之学术团体,一切经常开支,全恃社员社费维持。”
[81]社员缴纳经费是该社日常支出主要经费来源。
社刊《社友通讯》上,时常可见该社催社员缴费的通知。
图1-4社教社催缴社费通知(1932、1937)[82]
图1-4展示了1932年、1937年的两份催缴社费通知,实际上,这种通知在《社友通讯》上比比皆是,1947年《社友通讯》复刊第1卷2期,根据新修正社章收费标准,事务所刊登新额度的“催缴社费”
通知:“凡社员未缴纳三十六年度常年社费者,依章普通个人社员缴一万元,普通团体社员分五万元、十万元、二十万元三种,由该团体社员自行认缴。
即希早日寄下为荷!”
[83]除去在《社友通讯》公开催促,社教社还以理事会的名义,直接给社员个人寄函,催缴社费。
下面是社教社理事会给张伯苓的催费信函及收到的回复:
径启者:先生应缴二十五年度之社费弍元,敬希早日惠下,以济社用,为荷!
此致张伯苓先生(中国社会教育社启1936.10.9)
附敬启者:兹奉鄙校长伯苓先生嘱,邮上国币弍元,为缴纳二十五年度社费之需,敢请查收,便赐回据为盼。
此致中国社会教育社(校长办公室1936.10.15)[84]
实际上,从社教社成立以来,理事会对经费筹措很是积极,征求永久社员,向各省市教育厅局请求补助,还专门制定了《收受捐款办法》[85],可惜整体效果不佳。
“本社的经济基础薄弱,一头不能罗致相当人才专心一致来主持推进社务,一头也没法进行需要相当经费的事务”
,“社内的穷相,实在难以形容。
有时简直一文钱也没有了,而《通讯》依旧要出,报告必得要印,各种开支不能稍缓。
‘钱没有了,怎么办’、‘办了再讲!
’这种公式的谈话,我们是说惯了的。
俞庆棠先生曾捐助过二百七十二元,原来是指定作基金,有一时实在没法,只好动用一下。
又有一次,又没有钱了,总算承高践四先生厚意,捐助一百元,维持若干时。
陈礼江先生代理总干事以来,主张从两条途径去开源:一、征求永久社员,增厚基金;二、向各省市教育厅请求补助。
前者,略有成效,总算有全体社员百分之二三答应。
[86]后者,有的不复,有的诉说困难,只有三省应允补助自六十元至三百元不等,可是二省都附有条件‘一次为限,不许再来!
’因为经费困难,所以专任干事一直挨到半年以前才聘请,致送最低的待遇为原则的”
。
[87]为了便于边远省份社员缴纳社费,1933年3月15日,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专门通过决议分区聘请专员就地代收,如广东省,“贵省方面代收员,业由本社聘定贵省教育厅督学徐锡龄及省民教馆职员雷华强二位先生担任,嗣后各位社员社费可径缴徐雷二先生代收”
[88]。
1935年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报告经常费部分按照本年度预算,收支相抵尚差720.11元,“故一切开销只有力求节省,虽一纸一墨,亦不敢随意滥用。
最近接到河北教育厅来函,从本年度起,允许每年补助本社经常费三百元,因此本年度设无特别支出收支或可相抵”
[89],可谓困窘至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