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众料贾氏此次加入本社,对本社前途,定有莫大贡献云”
[67]。
看得出来,事务所干事是怀着欣赏的心情,写下这段文字的。
图1-2社教社征求新社员广告(1932)[68]
1934年1月,理事会事务所再次在《社友通讯》上刊登告示,征求新社员,强调“本社以研究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会教育事业为宗旨,自民国二十年成立,于今已有二载有余,除执行种种工作外,并积极进行各项研究事业,统筹全局的社会教育杂志,行将编印;洛阳实验区亦已定于三月一日正式开始办公。
至于筹建本社社所,举行农村经济调查,成立社会教育图书室等,均已列入本年度计划。
惟念我国社会秩序,日赴破坏,社会教育,需要愈切,非我全国社教同志一致动员,恐不足挽狂澜于既倒。
爰本本社社章之规定,积极征求同志。
凡我社员,均祈按照本社社章规定,暨第六次理事会议关于征求新社员之决议,尽量介绍”
[69]。
如此征集社员,就决定了社教社社员构成复杂,突出该社“联络”
定位。
该社曾于1935年、1937年先后出版《中国社会教育社社员一览》,对个人社员性别、籍贯以及现任职务进行详细登记,数量最多的是来自社会教育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民教馆馆长、民众学校教师)。
总干事俞庆棠曾指出:“我们大部分的社友是各省内地乡村民教实际工作的人员,也有领导我们的先进、研究理论的专家和热心提倡的行政长官。”
[70]社教社繁盛时有1800余名社员[71],虽有一些社员从不出席年会,但对于社教社交付的事情,态度积极,以南开大学张伯苓为例,其书信档案中记载着数次与社教社的往来:
敬复者:接奉来函并社章草案等,均经领悉。
诸公对研究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会教育事业备极热心,钦佩无拟。
嘱列贱名于发起,极所欣愿。
敬当从命。
惟参加会议一节,恐因冗未克前往也。
此致中国社会教育社临时筹备委员会(1931.12.4)
径启复者:来函悉奉。
徐秩民等三十余人苓已逐名审核完毕,均承认其加入本社作为新社员。
此复中国社会教育社理事会(1933.6.2)[72]
从档案资料可以看出,面对中国社教社临时筹备委员会的邀约,张伯苓虽以“恐因冗未克前往”
为由婉转谢绝出席会议,却欣然答应列名于发起人之一。
1933年6月,更应社教社理事会要求,对湖南省立农民教育馆职员徐秩民等30余人审查资格,履行理事职责,为社教社扩大队伍作出努力。
从这些细节看,张伯苓虽未直接出席年会,但对社教社的态度积极。
再如名誉社员蔡元培,或因“足疾”
、或因“未克抽身”
,婉转推辞社教社第二届、第四届的年会学术讲演邀请,但发来贺函[73],为即将召开第四届年会送上美好祝愿。
实际上,社教社之所以将这些社会名流列入社员队伍,更多的是想借其社会声望,为社教社壮大声势。
从程序上看,不管是由提名还是两名社员推荐入社的社员,都需要填写入社志愿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