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2]而公孙弘几乎针锋相对地认为,“揉曲木者不累日,销金石者不累月,夫人之于利害好恶,岂比禽兽木石之类哉!
期年而变,臣弘尚窃迟之”
。
[23]
董仲舒与公孙弘理论上的得失,我们无意在此进行详尽的分析。
但我们已经相当明显地看到他们二人几乎处于全面的对立、冲突之中。
这种冲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理论家与政治实践家之间的矛盾,他们有时“甚至可以发展成为这两部分人之间的某种程度上的对立和敌视。
但是一旦发生任何实际冲突,当阶级本身受到威胁,甚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好像不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种假象、他们拥有的权力好像和这一阶级的权力不同这种假象也趋于消失的时候,这种敌视便会自动消失”
。
[24]终公孙弘与董仲舒的一生,他们的冲突虽然都未能得以缓解,但在他们身后不久,他们的不同主张便汇集到一起,积淀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这或许正是公孙弘与董仲舒理论冲突的实质性意义。
[1]参见马勇:《公孙弘:儒学中兴的健将》,《孔子研究》1993年第1期。
[2]《史记·懦林列传》。
[3]《史记·孔子世家》:
[4]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06页,中华书局1959年。
[5]《汉书·懦林传》。
[6]《汉书·懦林传》。
[7]《史记·儒林列传》。
[8]《汉书·懦林传》:
[9]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第118页。
[10]《史记·平津侯传》。
[11]《史记·懦林列传》。
[12]《史记·懦林列传》。
[13]《汉书·董仲舒传》:
[14]《史记·平津侯传》。
[15]《史记·懦林列传》。
[16]《汉书·公孙弘传》。
[17]《汉书·董仲舒传》。
[18]《汉书·主父偃传》:
[19]《汉书·公孙弘传》。
[20]《汉书·公孙弘传》。
[21]《汉书·公孙弘传》。
[22]《春秋繁露·玉杯》。
[23]《汉书·公孙弘传》。
[2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3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