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三清静无为与有为(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清静无为与有为

banner"

>

陆贾的思想建构有效地阻止了汉初儒学独尊的思想倾向,但在另一方面则又开启了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使黄老学说一度成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

黄老学是汉初社会特殊的文化现象,自从司马迁《史记》著录这一文化现象后,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限于资料的不完整,特别是黄老学的相关著作的基本丢失,人们对黄老学之在汉代的实际情况及其实际影响力缺乏真切的理解,故而或语焉不详,或不免多为推测之辞。

近年来,随着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发现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黄老学和汉初社会的内在关联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普遍相信黄老学是汉初几十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说,汉初经济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应当归之于黄老学指导下的无为政治。

就其原则而言,这种说法或许不错,但其对黄老学的实际影响力则未免估计过高。

[1]

黄老学是黄帝之学与老子之学的简称。

它们或许都出现在先秦时期,但二者的结合应当很晚,因为《庄子·天下篇》在评述先秦学术大势时,仅仅评述过老子其人其说,而并未涉及到黄帝之学。

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庄子》在评述老子之学时,将之与关尹的学说相连属,而没有黄、老相比的痕迹。

他称颂关、老以“太一”

为核心,虚怀若谷,能让人,能容物,虽委曲求全,但不削于人,澹然独与神明居。

其学其说虽未能达到至高的境界,但也毕竟称得上古之伟大的真人了。

[2]依此反观汉代几位号称尊奉黄老的人物,如曹参、窦太后、汲黯等等,他们除了仅得老学的皮毛外,其精神修炼的程度似乎还差得很远。

当然,《庄子·天下篇》没有评述黄帝之学,并不意味着黄学在先秦时代并不存在。

事实上,通观《庄子》全书,也多次提及黄帝其人,有的地方似乎也足以显示黄帝的思想倾向,只是没有与老学相连属而已。

由此我们相信,在先秦时期,黄是黄,老是老,二者之间的界限虽不甚分明,但它们并没有合一则似为事实。

黄老合称,首见于《史记》。

不过《史记》对黄老的源流及其分野的辨别并不明晰。

司马迁写道:“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3]言下之意,老学与儒学相对。

至于黄学,《史记》中几乎从未单独提及,每每与老学合而论之,所述较详且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的首推这段话:“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

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丈上人,不知其所出。

河丈上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暇公,乐暇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

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4]将黄老学源流变迁作了一个颇为含糊的交代。

事实上,黄老的结合应当是很晚的事。

因为不仅在战国末年及秦王朝统治的那些岁月里,我们尚找不到黄老学派活动的丝毫痕迹,即使在汉王朝建立之后的若干年里,似乎也不存在黄老学派的活动。

我们知道,农民出身的开国皇帝刘邦,不仅对儒家学说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而且似乎对所有的既成学说都不屑一顾。

他只是出于极为现实的功利主义的原则,才不得不接受叔孙通、陆贾诸人的忠告,对儒家学说表示出一些必要的和适度的尊重。

在汉初诸帝中,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尊奉黄老学的是景帝[5],不过那也是因为他的母亲窦太后强迫之故。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6]值得注意的是,在景帝被迫接受的教育中,也仅读《老子》,而未涉及黄帝的什么书,似乎黄帝学一如先前,仅是一种信仰,并没有什么著作。

窦太后确实是有汉一代诸皇后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皇后之一,她对黄老学的偏爱当然要影响到汉代的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如意郎信仰诸天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恋爱要在距离锁定后星月舞者秩序官[快穿]我真的不想谈恋爱我在遮天修永生倾城狂妃:殿下,求轻宠八零之珠光宝气我的系统总想逼我表白武动乾坤这个刺客有毛病星空锋砺当上帝重新开始进化特摄公寓空间囤货:超强木系异能者亲兵是女娃:拐个将军做夫君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美味农家女圣墟斗罗之雷神传说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北宋大丈夫王爷,王妃又去打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