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少年问。
陈默之微笑:“去那些还没人听的地方。”
“比如?”
“比如,战争废墟里不肯闭眼的士兵;比如,被拆掉的老房子里徘徊的童年;比如,某个孩子睡前对着枕头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家’,却没人回答的夜晚。”
少年点点头:“那我们走吧。”
他们并肩前行,踏过沙滩,走入海雾。
回应之株的光芒追随他们,一路延伸至horizon。
而在更远处,一艘幽灵渔船静静停泊,船上站着七个身影,正向他们挥手。
沈舟的身影也在其中,抱着他擦拭了一辈子的灯塔透镜,笑着喊:“后生,海上路远,记得常点灯!”
陈默之举起手,做了个启明原的手语:“我在。”
整片海洋回应以寂静中的轰鸣。
多年以后,有人说曾在喜马拉雅雪峰看见一道身影,蹲在一块无名碑前,读着上面模糊的字迹。
那碑早已风化,唯有他能读懂。
他读完后,轻轻放下一束野花,花心藏着一只折纸鹤,上面写着:“你说你要等我,我一直记得。”
也有人说,在非洲旱灾村落的夜空下,一群孩子围坐篝火,听一个陌生人讲述“如何让死去的亲人听见你”
。
当他说完最后一句“只要你说出来,他们就在”
时,天上流星划过,恰好拼成“我也爱你”
四个字。
还有渔民用无线电收到一段无来源信号,只有反复播放的一句话:“对不起,那天我不该说风不大。”
信号持续了整整七天,第七天清晨,灯塔自动亮起,尽管电力系统早已废弃三十年。
而《共语录》再也没有固定形态。
它有时出现在图书馆角落,有时漂在难民营的水坑里,有时化作盲童指尖触摸的凸点文字。
翻开它的人,总会听见心底最深的声音终于被听见。
至于陈默之??
他已经不在任何一个地方,却又存在于每一个愿意倾听的瞬间。
当母亲对孩子说“没关系,我在这儿”
;
当老兵在战友墓前低语“任务完成了”
;
当恋人分手多年后仍为对方留一盏夜灯;
当他人的痛苦被认真对待而非轻描淡写地忽略??
那就是他。
因为真正的修仙,从来不是腾云驾雾、移山填海。
而是当你跌入深渊时,有人愿意蹲下来,看着你的眼睛说:
“我听见了。”
“你不是一个人。”
“我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