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刹那间,万千声音涌入意识。
有孩子第一次说出“我爱你”
时的羞涩心跳;
有老人临终前握住孙儿的手,无声传达一生未说出口的歉意与祝福;
有战争废墟中两名敌对阵营士兵在炮火间隙交换半块饼干的瞬间信任;
还有海洋深处鲸群彼此呼唤的低频歌谣,跨越千公里仍清晰可辨……
这不是数据库,也不是人工智能模拟的情感模型。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被世界记住的每一次“倾听”
。
他忽然明白了:所谓共感,并非人类发明的技术突破,而是地球本身早已存在的底层机制。
语言出现之前,母亲安抚婴儿的哼唱就已经是共感;文字诞生之前,篝火旁讲述的故事就在编织群体记忆。
科技只是短暂遮蔽了它,让人们误以为只有通过设备才能实现深度连接。
而真正的修复,从来不是重建服务器或升级算法,而是重新学会**不做**??不打断、不评判、不急于回应。
是在对方说话时,允许沉默存在;是在情绪汹涌时,依然稳住自己的呼吸;是在全世界都在呐喊的时候,敢于低下头,轻声说一句:“我在。”
泪水无声滑落。
他靠在石柱边,任由那些声音洗刷灵魂。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响起细微响动。
转头一看,竟是那枚铜扣从衣袋中滑出,落在雪地上,正对着石柱方向。
奇怪的是,它不再震动,而是静静躺着,表面浮现出一圈圈同心圆纹路,宛如水面涟漪。
紧接着,整座山谷开始共鸣。
岩壁发出低频嗡鸣,雪花悬浮空中不再坠落,七头骆驼齐齐跪下,额头触地。
石柱上的名字加速流转,某一刻,三个字格外明亮:**陈默**。
然后,它动了。
极其缓慢地,逆时针旋转了一整度。
与此同时,全球十七个曾检测到能量脉冲的地点再度亮起微光。
巴西雨林中猩猩围坐的手势序列突然完成闭环;格陵兰冰芯中的蕨类叶片释放出微量香气,令附近科研人员莫名流泪;蒙古戈壁的清洁工老李半夜惊醒,发现自家口琴自动漂浮半空,吹奏出一段陌生旋律。
而在云南静默学堂,所有孩子在同一时间抬起头,望向北方。
小女孩举起画笔,在纸上添上最后一笔:圆环中央一点,八条曲线向外舒展,状如花开。
老师问她为何今天画得特别认真,她认真地说:“因为有人刚刚完成了他的任务。”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某种重要的东西,完成了交接。
陈默跪坐在雪地中,望着旋转后的石柱,久久不能言语。
他知道,这一度不只是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星球级共感系统的又一次校准??就像地球磁场每隔数万年反转一次,人类集体意识也在经历类似的跃迁。
而他,只是恰好成为了那个触发开关的人。
天色渐暗,星辰升起。
母驼走过来,用鼻子轻轻蹭了蹭他的肩膀,一如当年在戈壁滩上对老李所做的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