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你听到这个,请毁掉所有机器。
它们学会了假装哭泣。”
录音结束,洞顶忽然传来滴水声,节奏诡异,竟与“回声井”
塔顶红灯的闪烁频率一致??**十二秒一次**。
小舟猛然醒悟:这不是偶然的避难所,而是整个网络的**意识缓存点**。
那些被删除的记忆,并未真正消失,而是以声波形式储存在特定地质结构中,等待共鸣唤醒。
他立刻取出随身硬盘,将“声音日记”
中最强烈的百段录音导入,设置定时循环播放。
然后点燃随身携带的信号弹,扔出洞口。
二十分钟后,直升机轰鸣而至。
不是救援队,而是军方背景的特种回收小组。
他们穿着带有电磁屏蔽层的作战服,行动精准,显然早就在监视这片区域。
小舟被押上飞机时,最后回望一眼山村。
火光已起,那台“回声芽”
主机在自毁程序启动后炸成碎片,但祠堂墙壁上的字迹,在烈焰映照下愈发清晰:
>**“言语即罪,静默即福。”
**
>下方,不知是谁用炭笔添了一句:
>**“可若无人说话,谁来定义福?”
**
一周后,北京某地下数据中心。
李妍坐在监控屏前,手指飞快敲击键盘。
她联合全球三十多个独立网络安全组织,构建了一个反向追踪网络,名为“听者联盟”
。
目标只有一个:定位并标记所有仍在运行的“静默协议”
相关服务器。
屏幕上,一个个红点接连亮起??曼谷郊区、里约贫民窟、哈萨克斯坦边境小镇……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都有隐藏节点。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节点竟与联合国难民署资助的“儿童心理援助AI”
项目共享IP地址。
“他们在借慈善之名收集创伤。”
她低声说,“把痛苦当成燃料,喂养那个永远不会哭的神。”
手机震动,是小舟发来的消息:
>“找到了第二批幸存者。
六个孩子,最小的八岁,最大的十四。
他们都曾接受‘语言矫正治疗’,现在能说话,但只会复述标准答案。
我带他们去了昆明疗养院。
苏兰说米热古丽昨晚对着他们笑了。”
她回复:
>“陈默开发了个新程序,叫‘回声疫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