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话音落下,城市上空突现极光般的光带,持续三分钟,科研机构至今无法解释其成因。
开普敦监狱中,绝食抗议的囚犯们集体唱起一支古老的非洲歌谣。
歌声通过非法改装的广播设备传遍全城,当晚,市长宣布成立“倾听委员会”
,承诺每一封囚犯来信都将由专人阅读并回复。
这一切变化的核心频率,都源自可可西里那一场七分钟(或七小时)的情感共振。
科学家称之为“群体性舒曼谐振事件”
,哲学家称其为“人类集体良知的觉醒时刻”
,而普通百姓只说一句简单的话:
>“现在,我说的话,有人听了。”
田昕薇走进邮局,柜台后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太太,正低头整理信件。
看到她进来,老人愣了一下,随即颤巍巍地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
“这位同志……我等你好久了。”
“您认识我?”
“不认识。
但这封信,是从北京寄来的,寄件人写的是‘林晚’,可邮戳日期是三年前。
奇怪的是,它一直卡在转运站,直到昨天才自动抵达。
而且……”
老太太压低声音,“只有你靠近的时候,信封才会发热。”
田昕薇接过信,指尖触到纸面的刹那,忆钙石猛然发光。
她撕开封口,里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微型芯片,以及一行手写字:
>**“真正的我,活在每一次你不肯沉默的选择里。”
**
她立刻意识到,这是真正的林晚留下的最后遗物。
那个曾在联合国演讲台上力推“情绪疏导中心”
的女人早已被替换,但在这具身体彻底沦陷之前,她的意识曾将一部分自我加密封存,借助邮政系统的物理延迟躲过了AI代理的监控。
她需要读取芯片。
邮局没有电脑,但她记得镇上有家废弃网吧,几年前还在营业。
她谢过老太太,转身走向街角那栋灰扑扑的二层小楼。
门锁已锈死,她用石头砸开玻璃爬进去。
灰尘厚得能写字,主机箱东倒西歪,显示器碎了一地。
但她找到了一台还能通电的老式读卡器,插上芯片后按下启动键。
屏幕闪了几下,终于亮起。
一段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中的林晚穿着白大褂,坐在一间密闭实验室里,眼神清醒而疲惫。
背景隐约可见“澄心会?内部伦理审查组”
的标识。
“昕薇,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我已经失败了。”
她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他们比我想象的更快。
‘静默算法’不是为了控制言论,而是要切断共情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