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
太宗为之举哀,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高宗即位,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
垂拱中,配享高宗庙庭。
子载,咸亨年累迁吏部侍郎,善选补,于今称之。
卒于雍州长史。
“尝闻理狱之体,必务仁恕,故称杀人刖足,亦皆有礼。
岂有求身之安,知枉不为申理?若以一介暗短,但易得十囚之命,亦所愿也。”
伏伽惭而退。
及敕使至青州更讯,诸囚咸曰:“崔公仁恕,事无枉滥,请伏罪。”
皆无异辞。
仁师后为度支郎中,尝奏支庶财物数千言,手不执本,太宗怪之,令黄门侍郎杜正伦赍本,仁师对唱,一无差殊,太宗大奇之。
时校书郎王玄度注《尚书》、《毛诗》,毁孔、郑旧义,上表请废旧注,行己所注者,诏礼部集诸儒详议。
玄度口辩,诸博士皆不能诘之。
郎中许敬宗请付秘阁藏其书,河间王孝恭特请与孔、郑并行。
仁师以玄度穿凿不经,乃条其不合大义,驳奏请罢之。
诏竟依仁师议,玄度遂废。
十六年,迁给事中。
时刑部以《贼盗律》反逆缘坐兄弟没官为轻,请改从死,奏请八座详议。
右仆射高士廉、吏部尚书侯君集、兵部尚书李勣等议请从重;民部尚书唐俭、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工部尚书杜楚客等议请依旧不改。
时议者以汉及魏、晋谋反皆夷三族,咸欲依士廉等议。
仁师独驳曰:“自羲、农以降,爰及唐,虞,或设言而人不犯,或画象而下知禁。
三代之盛,泣辜解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咸臻至理,俱为称首。
及其世乱,狱讼滋烦,周之季年,不胜其弊,烈火原于子产,峭涧起于安于,韩、季、申、商,争持急刻,参夷相坐,始于此也。
秦用其法,遂至土崩。
汉高之务宽大,未为尽善;文帝之存仁厚,仍多凉德。
遂使新垣族灭,信、越菹醢,见讥良史,谓之过刑。
魏、晋至隋,有损有益,凝脂犹密,秋荼尚烦。
皇上爰发至仁,念兹刑宪,酌前王之令典,探往代之嘉猷,革弊蠲苛,可大可久,仍降纶綍,颁之九区。
故得断狱数简,手足有措,刑清化洽,未有不安。
忽以暴秦酷法,为隆周中典,乖恻隐之情,反惟行之令。
进退参详,未见其可。
且父子天属,昆季同气,诛其父子,足累其心,此而不顾,何爱兄弟。
既欲改法,请更审量。”
竟从仁师驳议。
后仁师密奏请立魏王为太子,忤旨,转为鸿胪少卿,迁民部侍郎。
征辽之役,诏太常卿韦挺知海运,仁师为副,仁师又别知河南水运。
仁师以水路险远,恐远州所输不时至海,遂便宜从事,递发近海租赋以充转输。
及韦挺以壅滞失期,除名为民,仁师以运夫逃走不奏,坐免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