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跟我还说什么辛苦?咱们是一家人啊。”
江念熙笑着拉过姐姐的手,往办公室走,“你走这两天,我把下周的课表都排好了,还跟家长们说了阿鹏考上北大的事,他们都夸阿鹏争气,说‘启智教育’能教出这样的学生,是咱们的底气呢。”
江念初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看着桌上堆着的教案和学生作业,心里泛起熟悉的暖意。
“启智教育”
是父亲江哲一手创办的,后来交给她打理,从最初只有两个小教室、十几个学生,到现在有了正规的教学楼、几十位老师,每一步都浸着全家人的心血。
她随手翻开一本作业,是五年级学生写的作文《我的梦想》,里面写着“我想考上北大,像陈志鹏哥哥一样,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
,眼眶忽然又热了——原来阿鹏的努力,已经成了这些孩子的榜样。
“对了姐,昨天李阿姨还来问,能不能让阿鹏放假回来给孩子们讲讲学习经验,她说她家孩子特别佩服阿鹏。”
江念熙递过来一杯温水,“我没敢答应,得等你跟阿鹏商量。”
江念初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笑着说:“等寒假阿鹏回来,我跟他说说,这孩子从小就愿意帮别人,肯定会答应的。”
她想起陈志鹏高中时,经常在“启智教育”
的周末班帮妹妹辅导学生数学,耐心得像个小老师,那时江念熙就说:“阿鹏以后要是当老师,肯定是个好老师。”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学生家长王女士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一篮新鲜的荔枝。
“江老师,听说阿鹏去北京上学了,我特意摘了些家里种的荔枝,给你和陈老师尝尝,也算是给阿鹏送行了。”
王女士笑着把荔枝放在桌上,“我家孩子总说,要不是阿鹏哥哥给她讲题,她数学肯定考不上90分,阿鹏这孩子,真是又懂事又优秀。”
江念初连忙道谢,把荔枝分给江念熙一些,“您太客气了,阿鹏就是帮着辅导了几次,主要还是孩子自己努力。”
“话可不能这么说,”
王女士坐在沙发上,语气诚恳,“当初我家孩子不爱学数学,是阿鹏跟她说‘数学不是死记硬背,要找到规律’,还把自己的错题本借给她看,现在孩子不仅数学成绩上去了,还喜欢上了数学,这都是阿鹏的功劳啊。”
江念初听着,心里满是骄傲。
她想起陈志鹏高中时,每天放学都会把当天的错题整理到本子上,还在旁边写清楚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有时候写到半夜都不休息。
有一次她劝儿子早点睡,陈志鹏却说:“妈,错题本是给我自己看的,也是给以后需要的人看的,写清楚点,别人才能看懂。”
送走王女士后,江念初拿起手机,给陈志鹏发了条消息:“阿鹏,王阿姨家的孩子还惦记着你呢,说要向你学习,以后考上好大学。”
没过多久,陈志鹏就回复了:“妈,等寒假回去,我再给她讲讲题,顺便跟‘启智’的弟弟妹妹们聊聊北大的生活,让他们也有个目标。”
江念初看着消息,笑着回复:“好,妈等着看你当小老师的样子。”
傍晚时分,江念初从“启智教育”
回到家,陈屿已经做好了晚饭,桌上摆着她爱吃的清蒸鱼和蒜蓉西兰花。
“今天怎么样?‘启智’那边没什么事吧?”
陈屿把碗筷摆好,给她盛了一碗米饭。
“没事,念熙把事情打理得很好,还有家长给阿鹏送荔枝,说阿鹏是孩子们的榜样。”
江念初坐下,夹了一口鱼肉,“对了,阿鹏说寒假回来要给‘启智’的孩子们讲北大的生活,还想帮王阿姨家的孩子辅导数学。”
“这孩子,走到哪都想着别人。”
陈屿笑着说,“跟你一样,心细又热心。”
江念初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想起了父亲江哲。
小时候父亲常说:“做人要懂得感恩,要多帮别人,这样生活才有意思。”
她和陈志鹏,都是听着父亲的话长大的,如今也把这份善意传递给了别人。
晚饭过后,江念初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看陈志鹏从小到大的照片。
有他刚上幼儿园时,穿着小校服,怯生生地拉着她的手;有他小学时,拿着“三好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