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那些牧区老人关于草场退化的担忧、山区妇女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倾诉、边境村民对跨境诈骗的新发现,正通过一分钟语音汇入数据库,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
若这条通道被长期阻断,不仅意味着技术倒退,更是一种话语权的剥夺。
“启动‘千灯预案’。”
她终于开口。
这是团队三年前秘密制定的极端应对方案:一旦核心网络受控,立即激活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节点,以点对点人工接力方式传递关键信息。
首批名单涵盖高校社团、乡村教师、退休邮递员、民间救援队等两千余人,每人手中都握有一份纸质密钥手册和简易解码表。
“但我们不能只防守。”
张昊突然站起,“必须让公众知道发生了什么。
否则沉默会被解读为心虚,而真相一旦缺席,谣言就会占领高地。”
赵晓禾补充:“我已经联系黄秀兰老师,她愿意协调全国五百所试点中小学同步开展‘紧急溯源课’。
孩子们可以用课堂设备协助验证本地信息真伪,形成分布式查证网络。”
周望闭眼片刻,脑海中浮现出女儿趴在沙发上认真查证“蜜蜂飞行原理”
的模样。
她睁开眼,目光坚定:“发布公开信。
标题就叫《我们在守护的不只是真相》。”
上午九点,“清源”
公众号推文刷屏。
文章没有渲染危机,而是平静讲述了一个故事:去年冬天,内蒙古一位独居老人因高血压晕倒,家中智能音箱自动触发“声桥”
应急协议,用蒙语向最近的卫生院发送求救信号,并同步通知子女。
救护车赶到时,距离发病仅十八分钟。
文中写道:“这个系统不完美,但它让一个本可能孤独离世的生命活了下来。
现在,有人想关掉它。
我们想知道,你们愿意吗?”
文末附上一段音频,是那位老人康复后录下的感谢语:“谢谢你们,让我还能听见春天的声音。”
舆论迅速发酵。
#听见春天的声音#登上热搜榜首,无数用户自发上传自家老人、孩子使用“清源”
服务的日常片段。
一位四川网友留言:“我妈六十岁才学会用微信,第一次用语音查‘偏方治癌’是不是真的,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原来我一直害了你爸’。”
另一条高赞评论写道:“他们怕的不是谎言,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提问。”
与此同时,国际反应出人意料。
非洲数字扶贫项目负责人主动发声,公布“声桥”
简化版在当地抗击霍乱中的成效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函邀请周望参与起草《数字包容性技术伦理准则》;就连此前发布抹黑报告的西方智库,也有两名研究员匿名透露内部会议记录,证实所谓“行为操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